LASIK矫治RK术后屈光欠矫的临床观察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danjiao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 situkeratomileusis,LASIK)矫治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 keratotomy,RK)后屈光欠矫的效果、安全性及预测性。方法:回顾性观察于广西医科大学附一院眼科中心和广西民族医院眼科行LASIK矫治RK术后屈光回退患者共27例52眼。在广西医科大学附一院眼科中心治疗的为A组,13例26眼,年龄26~39岁,术前平均等效球镜为—5.69D±2.71D。在广西民族医院眼科治疗的为B组,14例26眼,年龄28~36岁,术前平均等效球镜为—3.65D±3.73D。所有患眼均为RK术后4年以上,且无其它角膜疾病。术后随访均达1年以上。结果:术后视力和屈光度通常在3个月时稳定,所有眼术后裸眼视力均大于术前。术后1年时A组≥1.0者23眼(88.5%),24眼(92.3%)术后残余近视度≤±1.0D,平均等效球镜为—0.50±0.47D;B组≥1.0者23眼(88.5%),23眼(88.5%)术后残余近视度≤±1.0D,平均等效球镜为—0.22±0.61D。无一眼最好矫正视力下降≥两行。随访过程中未发现角膜瓣移位、脱失、角膜混浊和层间上皮植入等并发症。结论:LASIK治疗RK术后屈光欠矫安全、效果好、预测性强。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在活动期SLE患者中表达的意义,分析VEGF、sFlt-1与各临床指标及不同肾脏类
目的 研究黄韧带骨化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特征的对应关系,探讨应用影像学手段判断黄韧带骨化程度及发展趋势的可行性。 方法 搜集20例因黄韧带骨化而行椎管后壁切除
目的:观察由百合、熟地、枳壳、麦冬、玄参、当归、贝母、白芍、桔梗和甘草组成的养阴活血汤方药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以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TGF-
目的:评估沈阳市辽中县7-12岁儿童屈光不正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了解沈阳市辽中县7-12岁儿童视力、屈光分布状态及眼轴、眼压等生物参数的分布情况。方法: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