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归桃红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疗效观察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ck_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近年来的文献研究,明确中医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通过临床观察导师的经验方——芪归桃红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液流变学、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的影响,评估芪归桃红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0例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依帕司他胶囊(唐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芪归桃红方,中药水煎剂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液流变学、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并同时观察患者服药期间有无的不良反应和依从性。全部数据以SPSS19.0统计软件数据分析。  结果:  符合并纳入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患者共有6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具有可比性。①对症状体征的作用: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证候积分及神经病变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较低(P<0.01),表明两种疗法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及神经病变;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降糖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液流变学:两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改善较对照组有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后血浆黏度改善无明显差异(P>0.05)④肌电图: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双侧腓总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波幅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⑤调脂效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⑥安全性观察: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加隐血试验,肝肾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  结论:  从初步临床研究来看,芪归桃红方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调节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且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慢性脑缺血(眩晕)患者颈内动脉厚度以及相关指标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及辨证论治的影响,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指标以及辨证论治提供研究依据。  方法:2009年12月至2010年
目的:明确纳气敷脐散敷脐疗法改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营卫失调型及脾肾两虚型不同证候的证效相关性。  方法:纳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240例,年龄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