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与瓦斯突出层裂发展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826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与瓦斯突出是含瓦斯煤体在应力和瓦斯的综合作用下发生的失稳破坏。突出过程中,煤体裂隙扩展、被剥离破碎抛向采掘空间。因此需对突出发展的内在机制进行研究,为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奠定理论基础。本文运用表面物理化学、岩石力学、渗流力学和相似理论等多学科理论,采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含瓦斯煤体的吸附/解吸规律、应力场-瓦斯场-温度场耦合作用下的本构关系和渗透演化规律,开展了突出模拟试验,研究了突出的层裂发展机制,并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实验研究了卧龙湖煤矿10煤的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吸附规律,得出其吸附常数a不随温度变化,吸附常数b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开展了大量的等温条件下煤粒瓦斯解吸实验,解吸量与时间的平方根之间符合Langmuir形式的方程。将煤体全应力应变过程简化为线弹性、非线性弹塑性、脆性跌落和理想塑性4个阶段,渗透率演化对应简化为渗透率减小段、渗透率增加段、渗透率快速增加阶段和渗透率不变段。研究煤体裂隙的内部结构,得出煤基质的膨胀变形仅有部分作用于煤体裂隙,提出煤基质膨胀变形对裂隙变形的影响因子f m,其值介于0~1之间。构建了考虑吸附变形、热膨胀变形和有效应力作用的含瓦斯煤体本构方程。基于此建立了含瓦斯煤体线弹性阶段和塑性阶段的渗透率模型。基于相似准则,设计了真三轴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系统,其性能参数为:瓦斯压力≤10MPa,地应力≤27MPa,温度在室温至60℃范围内变化。开展了煤与瓦斯突出相似模拟试验。以模拟试验条件为基础,建立了考虑瓦斯拉裂破坏、吸附膨胀变形和吸附对煤体强度影响的突出层裂发展模型。解算突出层裂发展模型,研究了瓦斯压力、吸附能力、断裂韧度和渗透率对突出发展的影响规律。突出是一个快速的动力过程,模拟得出其发展时间一般在1.68s。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突出发展的加速期、稳定期和衰减期。突出发动后,在高压瓦斯和瓦斯压力梯度作用,煤体被快速破坏。此时煤体的瓦斯压力梯度最大,煤体破坏产生的层裂的厚度较小。进入稳定期,突出面前方煤体的压力分布、破裂速度基本稳定。瓦斯压力梯度区的宽度平均为7.33cm;瓦斯压力梯度平均为8.215MPa/m。破裂速度从0.4s的1.32m/s上升至0.9s的1.54m/s。突出向内部发展的速度约为0.15193m/s。随着突出的发展,未被剥离煤体中的瓦斯压力和梯度逐渐减小,层裂的厚度逐渐增大,最终瓦斯耗尽,突出终止。
其他文献
一看土壤颜色。肥田色深,瘦田色浅。 二看田土裂缝。肥田裂缝短而浅。细而多,晒田灌水后裂缝很快闭合;瘦田裂缝大而深,晒田灌水后闭合慢。 三看保水能力。肥田爽水,灌一次水
期刊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课时少、学生基础差,因此教师要将课内与课外教学巧妙结合,通过课内设计情景引入学习状态、课外走进生活指导教学并要巧妙地引领学生,以收到事倍功半的
所谓"创新教育",指的是侧重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教育。该教育理念的实施,在改变高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还对高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讨了"创
随着人们日益关注亚健康,对保健按摩等中医理疗手段越来越感兴趣。针对目前保健按摩器材无法聚集能量以消除一些皮肤下面的肿块、不便于小面积按摩、无法将按摩与药物涂抹结
本论文针对煤岩体材料变形的后破坏进行了分析,从破坏的终结形式和后果的预测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其主要结果如下: 首先,对煤岩体材料后破坏的机理和过程进行了理论上的研
刚性转子的平衡特性及转子不平衡力的分解方法,阐述影响系数法原理,运用影响系数法在BENTLY转子实验台上对单面和双面刚性转子系统进行动平衡实验,具有开机次数少、计算较为简单
“公开源情报分析”是为情报学和信息工程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拓展课,旨在培养学生情报研究方向的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案例式教学在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康复训练缓解失能老人焦虑状态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病学科2019年5月~2020年3月住院的60例失能老年患者,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
近年来,很多语言研究者和教育者都在不断进行新日语教学法和多模态教学的研究,希望以此来弥补翻译法在教学中所呈现的不足。其中的任务教学法是交际法发展的最新趋势。本文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