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艺到十三经——以经目演变为中心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2cx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历代"经目"的演变为中心,梳理其从"六艺"至"四书五经"、"十三经"的具体演变过程。本文所论的"经目",主要是指自西汉以来各朝对于官学中所尊"经书"的范围而作出的限定,如西汉初期所立"五经博士",便是确立《诗》、《书》、《礼》、《易》、《春秋》为当时之经目,而随着时代的变易,在漫长的中国经学史上,又陆续出现了"九经"、"六经"、"四书五经"等不同的经目;此外,在官方经目的影响下,一些学者亦照此模式,提出个人或某一群体对于经典范围的看法,由此也出现了如"十四经"、"二十一经"等具有民间色彩的经目。总之,传统社会中关于"经"之范围的各种认定即为笔者所谓之"经目"。"经目"作为经学史的核心和主线,在经学史的研究中本应具有先行的地位:只有清楚地梳理出历代经目演变的线索,才可能对历代经学史的演变获得一个直观的整体认识。事实上,历来的经学史著作都将经目的演变作为全书的开篇,已经显示出这一问题在经学史研究中的基础性、先行性地位。但是,就是这样一个重要性不言而喻的论题,却长期未见系统、深入的研究,"经目"作为一个独特的历史现象,无论是在史实考辩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没有得到自觉的整理、探讨,甚至在"开成十二经"之说的经学史定位、"十三经"的形成过程等重要问题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判。这不仅是经学史研究的缺憾,也是整个古代文史研究的缺憾。  基于此,本文将首先釐清所论的"经目"与"东汉七经"、"开成十二经"等一般经书合称之间的差异,揭示"经目"的区别性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在文化史的背景下展开从"六艺"到"十三经"的专题史研究,在对大量基本史实进行考辨、清理的基础上,考稽、探讨经目演变的内外部诱因,以及前后因革或并存的不同经目之间的关系,并尝试就"经目"与经学史的关系等问题作若干理论性的探讨与总结。  总而言之,就整个文化史的层面而言,一部经目史不仅是经学史的核心和主线,还与各个时代的政治、社会发展有着疏密不同的联系,无论是学术史,还是政治史、制度史、社会史,都在一定程度上将各自的身影投射到经目这一历史现象上,通过对于经目演变的研究,对于了解不同时期治国理念之间的差异、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轨迹都具有切入点式的启发意义。
其他文献
汉风,本名郝荣国,1957年生。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87年应邀在日本东京举办个人画展。2010年应邀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2013年在河北
群众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群众工作做好了,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在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更要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
主体问题是西方现代性理论的基石。虽然主体的概念自古有之——从柏拉图开始,到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经由笛卡尔、康德、黑格尔,再到马克思、尼采、弗洛伊德,以及胡塞尔和海德
简要论述了长钢炼钢厂1号、2号、4号小方坯连铸机高效化增流改造的必要性,并介绍了改造采用的技术和装备情况,以及改造后的效果.
近年来,对外汉字教材逐渐增多。汉字教材的发展是对外汉字教学的重要体现。但是,目前我国对对外汉字教材的综合性、全面性研究鲜见,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对外汉字教材的良性发展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能源交通工具也得到广泛应用,纯电动公交车就是其中一种。在纯电动公交车实际运行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远程监控
本文主要采取了综合分析、历史比较等方法,收集、鉴别、整理了前辈时贤“用甲骨文校读《说文解字》”的研究成果,并加以系统地分析研究。  文章大体上可分为三大部份:第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常常听老师抱怨说:这个学生学习不主动,那个学生学习不积极,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不差才怪呢.其实,我们教师细想一下:要使学生能主动地学习初中数学,单纯依靠
学位
西汉文献动词研究主要是研究西汉文献中的单音节动词。采用的语料主要集中在西汉时期,通过对西汉动词的断代研究,探讨西汉这一时期动词的语言特点。  全文共分11章。  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