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综合计量模型及其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借鉴传统和现代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信用风险的具体特征和关键影响因数来建立信用风险综合计量模型,同时根据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及其管理状况的研究和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状况的研究,论述了该计量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前景及所需完善的工作,希望以此来提升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计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对传统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和现代信用风险计量模型进行比较分析。 第三部分:在借鉴传统和现代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信用风险的具体特征和关键影响因数建立信用风险综合计量模型。 第四部分:信用风险综合计量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应用研究 第五部分:根据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及其管理状况的研究和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状况的研究,分析了为配合信用风险综合计量模型有效运行,我国目前尚需完善和加强的基础工作。 本文创新之处: 信用风险损失和收益的不对称性,使得信用风险损失分布具有“尖峰”和“厚尾”的现象,我们很难用一个确切的分布函数来描述信用风险损失分布状况。同建立在信用风险损失服从某函数分布这一假设基础上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相比,本文建立的信用风险综合计量模型创新之处在于:没有假设信用风险损失服从某函数分布,而是通过对影响信用风险最关键因素的研究以及对信用风险损失分布具有“尖峰”和“厚尾”的特征的研究,把信用风险损失分解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异常损失几个部分,通过对各部分损失的计量加总来确定风险资产总的信用风险。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全球化进程似有所放缓,区域合作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方向。区域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交流不断增强,各国市场之间的联
对外援助是一个国家实施其对外政策、推行其政策标准、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重要工具之一,它服务于一个国家的外交需求,是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具体体现,为援助国开展外交活动
自1995年以来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不断下降,到2007年已不足40%。虽然有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有所提升,但下降的趋势到目前仍没有根本性的改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