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美水电站左岸坝基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oxi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加大我国水能资源的利用开发,以西部地区为重要的水能资源开发重心,高山峡谷区域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下修建大型水电站需要克服的岩质高边坡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如美水电站位于西藏自治区芒康县境内的澜沧江上游河段,如美水电站工程规模为一等大一型,挡水结构拟采用心墙堆石坝,河床高程2617m,拟建心墙堆石坝坝顶高程2902m,建基面高程2587m,最大坝高达315m。正常蓄水位为2895m,水电站装机容量为2100MW。左岸坝基开挖边坡高度约350m,坡度约50°,开挖坡面位于弱上卸荷带内。经过前期对坝址地区的详细调查表明,如美水电站坝址区地形陡峻、岩质坚硬、地表风化卸荷强烈和地应力复杂,左岸坝基边坡发育多长中缓倾外断层和长大裂隙及多条横河向断层,稳定性问题突出,因此,对左岸坝基自然边坡和开挖边坡稳定性的研究具有重大工程意义。在导师科研项目的支撑下,参与了中坝址区现场调查及室内整理等工作,在分析中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坝基岩体风化卸荷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带,基于现场细致的调查资料分析了中坝址区岩体结构特征,结合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对坝基岩体结构特征和岩体质量进行了系统研究,基于工程地质类比和三维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坝基开挖边坡变形破坏特征及可能失稳模式,并对左岸边坡岩体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获得如下认识:(1)沿左岸低线对中坝址区及向下游至5#沟之间地表地质特征进行了复核性调查:调整了花岗岩与英安岩的界限,调高到接近中线路高程,高程2840m左右;对中坝址区左岸Ⅲ级以及Ⅳ级结构面的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出Ⅲ级结构面和Ⅳ级结构面发育特征;复核了中坝址区缓倾外断层和陡倾横河向断层发育及演化特征,其中也包括L72的空间延伸特征。(2)对中坝址区左岸Ⅴ级结构面分陡倾结构面和缓倾结构面的性状分别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陡裂按照走向差异可以分为5组,缓裂按照倾向差异可以6组。但左岸主要发育3组,分别为倾向SW(Ⅵ组)、倾向SE(Ⅷ组)、倾向S(Ⅸ组),各组缓裂迹长均值0.65m,延续性中等,起伏粗糙以平直粗糙、波状粗糙和微波状粗糙为主,都以很紧密为主,都是以无充填、无胶结裂隙占比最大。统计分析表明,坝址区缓裂是在建造和构造改造基础上,由表生改造作用而逐步形成的。(3)对中坝址区左岸岩体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定性判断表明,左岸坝基边坡强卸荷岩体以镶嵌结构和碎嵌结构为主,弱上卸荷以镶嵌结构为主,弱下卸荷以镶嵌结构和次块状结构为主,未卸荷岩体以次块状结构为主。统计结果表明,左岸边坡内花岗岩总体上构造改造强烈。(4)根据坡体结构特征和变形破坏现象,推测左岸边坡开挖后存在的局部稳定性问题主要为中缓倾断层及横河向断层控制的较大规模块体的滑移-拉裂导致的稳定性问题,其中,缓倾角断层L72是边坡稳定的控制性边界。(5)对花岗岩区和英安岩区的多个平硐进行了逐段工程地质分段和岩体基本质量评价,初步总结了坝基岩体质量空间变化规律。基于定性评价和多种量化评价方法基础,综合判定强卸荷带岩体质量属于Ⅳ1级,弱上卸荷带内岩体质量属于Ⅲ2A级,弱下卸荷带岩体质量属于Ⅲ2A级;基于现场实测资料和上述分析成果,对如美中坝址区RQD、RBI和RSI的相关性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根据对比结果表明,岩体结构指数(RSI)能更细致地描述岩体结构特征,而RBI值具有多解性,不宜单独用来量化描述岩体结构特征。(6)采用三维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坝基岩体卸荷松弛机理及影响深度,主要认识如下:1)不考虑卸荷岩体弱化的计算结果也会呈现相应的卸荷分带现象,最终的位移突变部位与现场调查定性确定的卸荷分带底界有所偏差,未考虑卸荷弱化计算得到的范围比定性判断的范围更浅;2)找到卸荷深度变化与斜坡结构间的关系及复核了坝址区主要平硐的卸荷带的划分;3)对L72的空间延伸特征进行分析,并研究左岸发育的L72对卸荷分带的影响,结果发现L72在延伸240-260m时坡体产生较多的张拉破坏区,继续向坡内延伸则对坡体的影响较小。(7)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左岸天然和暴雨工况下的坝基边坡稳定性。主要结论有:1)左岸自然边坡天然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Fs为1.49;暴雨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为1.40,满足设计要求;2)从计算结果推测左岸自然边坡整体失稳的可能是沿L72作为底滑面发生滑移-拉裂式破坏;3)边坡开挖后左岸边坡稳定性系数在自然和暴雨工况下的分别为1.45和1.36,整体稳定性较好,但是也存在不利结构面如L72控制的局部稳定性问题。(8)基于三维块体稳定理论,分析坡体内主控结构面特征,结合临空条件建立模型,文中以底滑面都为断层L72,L15-1和L73为可动块体的侧裂面,由f8、f12及卸荷裂隙分别作为可动块体的后缘拉裂面,建立了三个可能失稳块体几何模型,计算块体的稳定性系数。计算得到可能的可动块体在最不利条件下,即1/4饱水+地震情况下稳定系数最小为1.256,满足安全设计要求。
其他文献
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各行各业迫切需要通过国际化提升实力。新时代的宏观背景下,环保行业市场发展迅猛,行业内仍存在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环保企业为了寻求解决措施纷纷走向海外,其强劲的海外并购态势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环保企业走向海外过程中存在极大风险,但上市公司上海巴安水务多次开展海外并购,其中包括收购德国亏损企业ItN,引发广泛讨论。本文选择分析上海巴安水务并购德国ItN的案例
烟台建设集团是烟台地区建筑行业规模最大的一家建筑安装公司,也是一家国有改制公司,建筑工程师属于公司核心知识型员工,本文以烟建集团第六分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建筑行业特殊群体建筑工程师的激励机制进行研究,不仅对烟建集团第六分公司高端人才激励管理有积极作用,而且对同类型的建筑公司高端人才激励问题研究也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激励现状研究成果的学习,以激励理论为指导,立足烟建集团第六公司建筑工程师激励机
研究目的:导管消融(CA)是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有效方法。因食管与左心房、肺静脉解剖非常邻近,无论是房颤射频消融还是冷冻消融常易导致食管损伤,甚至致命的心房食管瘘,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避免消融术中损伤食管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采取术前食管造影,评估食管与左心房、肺静脉的解剖关系及食管动力状况,优化房颤导管消融安全策略,最大限度减少食管损伤。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01月至2019年10月首
为了提高吸油烟机的气动性能,我们采用CFD和实验测量方法研究了导风圈结构对吸油烟机风机气动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CFD方法研究导风圈进口直径与叶轮直径大小关系对风机气动
交通标志识别系统TSR(Traffic Sign Recognition)是ADAS的重要子系统之一。TSR系统通过识别交通标志给驾驶员提供警告和指导信息,智能保障车辆有序、规范地行驶。针对自然环境下多尺度交通标志易被错漏检、检测延迟、识别准确度低等关键问题,本文着重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的交通标志检测与识别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提出了交通标志数据集的构建和图像预处理方法。针对常见的交通
BIM三维信息技术概念是创建综合项目各阶段相关信息的三维信息模型,依据该模型完成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的工作模式。BIM技术可以可视化展示项目的设计、管理及施工模拟等相关功能,提高了工程效率和质量。目前,我国的BIM技术已经应用到普遍的工民建项目中,技术水平也有较快的提升。但是BIM技术在国家大型基础建设领域的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各项标准和规范都没有形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BIM
“三农”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连续多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可见政府对农业问题的重视。我国农业经营主体实力薄弱,发展缓慢,急需资金来支持生产,但由于农村信用环境较差、农民缺乏有效担保物,再加之农业的特殊风险,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为农业生产提供贷款资金,这严重阻碍了农业发展。建立全国性的农业贷款担保体系,引导金融资本流向农业产业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转型期,经济增长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医疗行业作为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业,也逐渐在传统医疗的基础上结合科学技术的创新,不断涌现新业态和新模式。与此同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本社会步入高负担期,该类型疾病“患病人数多、疾病负担重、服务需求大”的特点造成了严峻的社会卫生问题。根据我国医疗信息化纵向发展不够深入,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可见,在线医疗服务行业的有效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路网规模日益庞大,但与此同时汽车保有量也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交通安全等道路交通问题日愈严重。同时,我国由于道路面积率普遍偏低、混合交通流严重等因素,导致城市交通问题更加难以解决。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交通管理、运筹学等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近年来,复杂网络理论的蓬勃发展为深入挖掘现实复杂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性拓
絮凝是水处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絮凝剂是絮凝过程中获得高絮凝效率的关键。近年来,磁性絮凝剂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尽管磁性絮凝剂的应用广泛,但对其在重力和磁力协同作用下的动力学研究较少。已发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常规絮凝剂在重力场中的絮凝行为。因此,我们对磁场中的同向絮凝动力学研究对于了解磁絮凝机理和固液分离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磁性阳离子聚丙烯酰胺(MCPAM)为絮凝剂,以硅藻土悬浊液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