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田勘探开发的后期,由于生产设施陈旧老化,生产与成本、投入与产出呈现出若干新的特点,但当前的配产与预算方式远远没有体现这些特点,致使产量紧张,投入不足,投入与产出的矛盾加剧,严重影响着油田的可持续发展。为理顺老油田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确保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油田在开发后期投入和产出的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开展深入研究,对确定合理投入产出规模的方式方法进行探索,力争实现投入产出规模的合理化。
论文以中国石化胜坨油田为研究对象,以功能成本管理模式(FCM)作为分析的总体框架,以国际上通用的油气储量标准与油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的储量分类体系为基础,以按功能分类的油气成本分类体系为主干,根据产量与储量、投入与产出的内在关系,分析了胜坨油田现阶段的投入产出规律,并根据投入产出规律预测了在不同条件情况下今后一个阶段投入产出的合理规模,从而为老油田配置产量和制定预算提供依据。
论文认为将油田总投入按照其作用、性质不同分为储量成本、资产成本、运行成本、社会环境成本、组织成本、人工成本和其他成本等七类功能成本,其变化遵循不同的规律,认识不同功能成本的变化规律是进行预算、控制和考核的前提;影响各类功能成本变化的直接原因是成本驱动因素,这些因素是人们直接管理的对象,表现为工作计划、工作量、工作指标等,确定各类功能成本的驱动因素是认识功能成本变化规律的重要手段,在管理上有助于企业“对症下药”,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和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正处于高含水率、高采出程度开发后期的胜坨油田来说,在勘探开发潜力和技术发展水平已经明确的情况下,影响老油田产出规模的关键因素是资金的投入方向,即各类功能成本的构成,因此,增加可采储量是保稳产的重点,在“十二五”期间胜坨油田应加大储量成本,合理控制其它成本的增长。
论文的研究结论,为胜坨油田确定今后投入产出的合理规模提供了依据,对其他老油田开发后期确定投入产出的合理规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