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凋落物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在改善林分营养、提高森林生产力、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微生物分解者通过自身生长活动及相关生物酶的分泌对凋落物分解产生显著影响,为探究真菌群落在凋落物分解进程中对分解速率以及养分循环的影响,本研究以在油松人工林中分离纯化而来的白囊耙齿菌(Irpex lacteus)、金钱菌属(Collybia subnuda)和毛栓菌(Trametes hirsuta)3株真菌为供试菌株,经组合形成7种真菌群落,以油松针叶、蒙古栎阔叶凋落物及两者1:1混匀形成3种类型分解基质,通过发酵纯培养的方法,在实验室同一分解环境的条件下,对其进行接种分解试验。测定了底物有机质量损失,凋落物C、N、P、K、C/N、C/P、N/P等养分含量及计量比的动态变化,漆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变化。结果表明:(1) 白囊耙齿菌、金钱菌属和毛栓菌三种真菌均能对凋落物进行降解,其降解能力与分解过程中所分泌的漆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呈正相关关系,表现为毛栓菌白囊耙齿菌>金钱菌属;组合真菌群落的降解能力大于或等于单一菌群群落,即增加真菌多样性能显著提高真菌群落的降解能力。(2)真菌群落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C、N、P、K等养分的循环有显著影响,白囊耙齿菌、毛栓菌有利于各营养养分的释放,且增加真菌多样性有利于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归还。(3)凋落物质量显著影响凋落物分解速率和C、N、P、K等养分释放,均表现为纯阔叶>针阔混合>纯针叶。(4)凋落物混合对凋落物的分解产生了协同的非加性效应,混合凋落物中阔叶与纯阔叶失重率相比,最大增幅为50%;混合凋落物中针叶与纯针叶N、P、K释放量相比,最大增幅分别为130%、16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