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多因素分析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jieke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术后各种并发症率,初步探讨各类因素对于预测分流术后各种并发症率的临床意义,为减轻术后并发症提供客观指导依据。  方法:  收集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间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对病例进行筛选。首先对所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卡方检验),进而选择其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最终得出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统计各类并发症的种类及各种类型所占的比例。  结果:  研究共收集脑室腹腔分流术病例382例,经筛选后入选病例262例。入选病例中74名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分流管堵塞27例,感染20例,脑脊液漏8例,颅内出血3例,硬膜下积液或5例,分流过度11例。总体分流术后并发症率为28.2%。单因分析显示GCS评分≤8分、分流术时长>2小时、再次手术(包括更换分流泵、调整分流管位置等手术)、合并有去大骨瓣减压术、术后有释放脑脊液操作为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有骨瓣缺损、CSF分流术时长>2小时、术后有释放脑脊液操作为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合并有去大骨瓣减压术在多因素分析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危险因素分析结果集中于三个方面:减压性开颅术后、手术时间>2小时,及释放脑脊液操作,需引起临床重视,其中减压性开颅术后统计学分析中具有显著差异,强行实施分流易发生反常性脑疝及神经功能恶化,应引起高度重视。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人血浆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观察下肢手术患者腰从一坐骨神经阻滞时利多卡因对罗哌卡因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1、高效液相色
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h1/Th2免疫平衡偏移也参与内异症的病程进展,有研究报道在黑色素瘤中MMP-2能诱导Th2细胞分化而促
目的:周围神经损伤是骨科常见、多发病。虽然近几十年来对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取得了显著进步,但神经功能的恢复仍不满意。再生运动神经的功能恢复最终要靠运动终板的再生与重建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对纤维环细胞的作用。方法: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以离体实验探讨左氧氟沙星对大鼠纤维环细胞的影响。酶消化法来原代培养大鼠的纤维环细胞,贴壁的细胞融合为单层时,用含有EDTA的0.2%的胰蛋白酶消化后传代培养.当细胞传至第3代时,以不含胎牛血清以及酚红的DMEM/F12培养液来培养细胞,按照以下浓度来分组实验,每组为5到6个样本。对照组:以不含左氧氟沙星的培养液处理;30μg/ml组:
目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 HDCP)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种全身性疾病,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9.4%-10.4%,而国外报道的发病率约5%-12%。如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无水酒精注射(PEI)、射频消融(RFA)、氩氦刀冷冻(CST)四种微创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为临床选择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河南科技
目的: 研究沈阳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基因型分布,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