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纳米光催化全再生混凝土制备技术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jifangz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建行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混凝土,传统的处理方法是露天放置,或者地下掩埋。但是这样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土地资源的浪费。因此合理地处理建筑垃圾,是土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不仅带来了交通便利、经济发展,同时产生了汽车尾气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态环境。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HC、NOx、CO2不但能致癌和引起中毒,使人体呼吸系统以外的其他部位肿瘤发病率升高,威胁人类健康;而且还会污染周围的大气和土壤环境,导致温室效应、酸雨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影响生态环境,使全球经济增长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合理解决汽车尾气的问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针对上述两种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生态型纳米光催化全再生混凝土制备技术。生态型纳米光催化全再生混凝土是针对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利用和光催化功能路面材料提出的解决办法。用废弃混凝土制得的再生粗集料、再生细集料和再生粉料,并在其上负载光催化剂纳米TiO2,将再生骨料全部利用制备出纳米光催化全再生混凝土。从而同时解决了废弃混凝土的处理和大气污染物净化两大问题。为了检验新型功能性材料的性能,本文采用试验研究的方法,同时借助全寿命周期(LCA)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纳米光催化全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光催化性能两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从再生混凝土骨料的全部利用这一思路出发,利用试验研究的方法,得到再生粉料再生细骨料、再生粗骨料的最佳掺量。结果表明:(a)再生粉料的最优取代率是3%;(b)负载纳米TiO2的再生细骨料的最优取代率是30%;(c)负载纳米TiO2的再生粗骨料的最佳取代率是30%。(2)从微观层面,说明纳米光催化全再生混凝土的力学强度增强原因。利用XRD测试、SEM测试等微观测试技术,表明:(a)再生骨料表面多孔洞、裂缝,造成骨料的基本性能比天然骨料性能低;(b)对比骨料是否负载纳米TiO2的,看出的纳米颗粒负载在再生骨料表面的孔洞、裂缝中,说明用TiO2溶液浸泡再生骨料,使纳米TiO2负载在再生骨料上的试验方法是可行的;(c)对比普通再生混凝土与纳米光催化再生混凝土,对比可以明显的看出纳米TiO2的水化产物,填充了再生混凝土的孔洞、裂缝,增强了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3)通过自制的光催化性能测试装置,在试验室条件下,测量出纳米光催化全再生混凝土的光催化活性,得出40min时间内纳米TiO2光催化NO2效率是18%。(4)分析纳米光催化全再生混凝土材料推广使用的可行性,采用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方法(LCA),用现金流分析的方法,得出新型功能性材料的使用、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为确定塔里木灌区棉田合理的灌溉量提供依据,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定量研究了不同灌溉量(8100、6600、5100、3600m3/hm2)与棉花产量、渗漏水量及总氮淋失量之间的关系,应用费用-效
犬细小病毒疾病是由细小病毒科成员犬细小病毒(CPV)感染引起的,是一种高危险性、高接触性、呈急性发病的烈性传染病。该病传染性强和死亡率高的特点给我国犬类及宠物饲养业造
本刊讯:2020年10月21日,黑龙江省经济技术联合发展总公司全体党员在公司机关党委组织下开展了“不忘来时路,携手再出发”为党员过“政治生日”主题党日活动。会上,过政治生日
<正>就在美国决定升级关税措施,自2019年5月10日正式对华关税上调至25%的3天后,《新闻联播》播出了"中国已做好全面应对的准备"的国际锐评,内容如下。"对于美方发起的‘贸易
研究背景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指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所引起的疼痛。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是神经病理性疼痛最常见的诱发因素;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发生以后,其结构
研究目的:一般人群中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病率约为7%~10%,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病因治疗方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运动可能在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但其作用机
合成稀有磷脂的方法之一是利用磷脂酶D催化转磷脂酰基反应,为了提高游离磷脂酶D的重复利用次数,降低宏观载体固定化酶在双液相体系中的传质阻力。本文以不同粒径的纳米Si02和
吕梁山地处黄河中游晋陕峡谷东岸,是山西西部的生态屏障。地貌类型以黄土丘陵沟壑为主体,干旱缺水,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一直是全省与全国的水土保持重点区域,同时也是全国
目的探究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及连枷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8例多发性肋骨骨折及连枷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行常规保守治疗,
目的:分析帕金森患者中,应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多巴丝肼片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72 例帕金森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等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 将两组干预后的临床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