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庞大的流动人口一直以来向经济更为发达的大城市流动的倾向较为明显。然而,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渐进性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为人口的自由流动增添壁垒,两者之间因此产生了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认为,劳动者向大城市流动是因为他们预期能够通过向大城市流动来提高自己的就业质量。宏观层面上讲,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已经得到多数学者的肯定,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是,从个人层面来说,是不是大城市的流动人口就业质量就更好呢?国家政策是否应该鼓励流动人口向大城市流动?首先,本文阐述了城市规模对流动人口就业质量的影响机理,接着提出了可能存在的异质性,并据此提出假设,随后在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就业质量指标体系。实证部分,本文基于2016年CMDS以及CCSY数据,通过回归模型研究城市规模对流动人口就业质量的影响,并加入工具变量以解决内生性问题。在稳定性检验通过的基础上,本文进行了一系列拓展性研究。从总体回归中我们得出结论,城市规模整体对流动人口就业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平均而言,城市规模每提高一个等级,流动人口就业质量提高0.87个百分点。在异质性研究中我们得出城市规模对拥有不同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及合同种类的流动人口的就业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学历越高的流动人口,其就业质量受城市规模影响更深;城市规模对签署过合同的劳动者就业质量的影响程度高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流动人口,对原户籍地为农村的流动人口就业质量的影响程度低于乡镇和县城的流动人口;此外拥有不同的家庭规模和不同的年龄的流动人口之间也存在异质性。根据本文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四点政策建议: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消除人口流动壁垒;鼓励落户,为城市留住劳动力;提高农村地区教育水平,为社会输送更优质的劳动力;加强监管力度,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