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CHD1在癫痫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i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PTCHD1在难治性癫痫患者(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及两种动物模型中的表达实验目的:用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PTCHD1在两种(海人酸及戊四氮)慢性癫痫小鼠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及难治性癫痫患者和对照组表达情况。方法:1.从本课題组之前脑标本库中(约380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后脑组织和约100例非癫痫脑外伤患者脑组织)随机选取15例难治性颞叶癫痫脑组织作为实验组,选取10例的脑外伤非癫痫脑组织作为对照组标本。2.选取成年雄性C57BL小鼠(体重20-30g,10-14周龄),构建癫痫动物模型之一:戊四氮(PTZ)慢性点燃小鼠模型,癫痫发作4级以上为点燃成功组(例数为8)和无癫痫发作即未点燃成功组(例数为8)作为动物模型标本。3.另一种动物模型为海人酸腹腔注射诱导慢性癫痫模型,选取有自发性反复发作为癫痫组(SRS,n=8)和无自发性反复发作为无癫痫发作组(non-SRS,n=8)。4.用免疫荧光检测PTCHD1表达部位后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PTCHD1表达情况。实验结果:1.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表达后发现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术后脑组织及对照组脑外伤非癫痫脑组织中均有PTCHD1表达,并且统计其表达量在癫痫患者术后脑组织中PTCHD1的表达较对照组脑外伤非癫痫脑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2.在两种动物模型中PTCHD1在戊四氮慢性点燃成功小鼠组中海马和皮质中的表达较未点燃成功组中的表达明显减低。在另一种动物模型即海人酸诱导的慢性癫痫小鼠模型中PTCHD1在有癫痫发作组(有自发性发作)小鼠海马和皮质中表达水平均较对应的无癫痫发作组明显减低(★p<0.05)。3.免疫荧光结果提示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脑组织中PTCHD1与神经元标记物MAP2共表达。两种慢性癫痫动物模型中的免疫荧光也得出同样的结果。结论我们实验结果提示PTCHD1在TLE患者和两种慢性癫痫小鼠模型脑组织中表达较相应的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免疫荧光检测提示PTCHD1与神经元共表达。以上结果提示PTCHD1可能参与了癫痫的发生发展。第二部分PTCHD1对海人酸动物模型及戊四氮癫痫动物模型行为学的影响及可能机制实验目的:为进一步探讨PTCHD1与癫痫的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伴随关系,我们构建了以GV358为载体的PTCHD1过表达病毒(LV-PTCHD1)和以GV248为载体的PTCHD1 sh RNA干扰病毒(LV-sh-PTCHD1)。通过小鼠海马立体定位注射改变小鼠海马内PTCHD1表达水平,观察PTCHD1对海人酸慢性癫痫模型和戊四氮慢性点燃模型行为学的影响及可能机制。实验方法:1.分别构建PTCHD1过表达病毒(LV-PTCHD1)、PTCHD1过表达空病毒(LV-CON)、PTCHD1 sh RNA干扰病毒(LV-sh-PTCHD1)和PTCHD1 RNA干扰空病毒(LV-sh-CON)。2.实验动物选成年雄性C57BL/6小鼠,并用随机方法分为五组,用立体定位在双侧侧脑室内分别注射PTCHD1过表达病毒、PTCHD1过表达空病毒、PTCHD1 sh RNA干扰病毒、PTCHD1 sh RNA干扰空病毒,余下的一组为对照组:不注射任何病毒也叫假手术组。3.打完病毒2周后应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病毒转染效率,观察是否特异性影响PTCHD1的表达水平。4.海人酸慢性癫痫模型行为学观察的结果:在过表达PTCHD1和抑制PTCHD1的癫痫模型中,造模后从第一次发作开始持续视频监测小鼠癫痫自发性发作情况。分别统计潜伏期和总的发作次数,严重程度以Racine评分评估。视频监测完行为学后记录场电位,观察和统计每次癫痫样放电持续的时间和癫痫样放电的次数。5.戊四氮慢性点燃模型(另外一种机制的模型)行为学观察:在抑制PTCHD1和过表达PTCHD1的癫痫模型中,阈下剂量腹腔注射戊四氮,间隔时间为每隔一天注射一次,每次注射后观察发作级别及潜伏期并做统计。6.通过免疫荧光方法检测PTCHD1在突触前后的定位来说明其可能作用的部位。实验结果:1.海马立体定位分别给LV-PTCHD1、LV-CON、LV-sh-con、LV-sh-PTCHD1组注射后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LVsh-PTCHD1组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而过表达组LVPTCHD1表达与相应时间点对照组相比表达显著增高(★★p<0.01)。2.戊四氮慢性点燃模型整个过程中LV-PTCHD1组每次打完PTZ后平均发作分级较对照组在相应的时间点上显著降低,LV-sh-PTCHD1组各时间点平均发作分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3.海人酸动物模型行为学统计结果为:与对照组相比慢性自发性发作期内(2-6w),LV-PTCHD1组潜伏期延长并自发性发作次数减少。LV-sh-PTCHD1组潜伏期缩短并自发性发作次数增多(★p<0.05,★★p<0.01)而局部场电位中癫痫样放电的次数增加。4.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TCHD1只与抑制性突触后标志物Gephyrin共定位与抑制性突触前标记物v GAT无共定位。实验结论:1.海马立体定位注射慢病毒PTCHD1过表达、PTCHD1-sh RNA抑制病毒可以使海马PTCHD1的表达水平有变化,注射后2周病毒转染成效。2.在戊四氮动物模型中慢病毒介导的PTCHD1抑制能加重各时间点平均发作分级,在点燃过程中,PTCHD1过表达组各时间点的发作级别明显减低。3.海人酸诱导的动物模型中慢病毒介导的海马PTCHD1过表达能减少慢性期自发性发作的次数、癫痫样放电的频率、癫痫样放电的持续时间和延长潜伏期,而抑制PTCHD1则导致相反的结果。4.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TCHD1只与抑制性突触后标志物共定位。故PTCHD1可能作用于抑制性突触后受体来影响癫痫的发病发展。
其他文献
[目 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BD)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征,探究基底动脉(BA)和椎动脉(VA)迂曲、扩张、延长的特点,VBD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好发部位和血管影像特点,了解VBD与后循环脑梗死的关系。[方 法]选取玉溪市人民医院CT室2017年11月—2019年04月行头颈部CTA检查发现VBD的患者共1059例,通过影像读片对患者进行筛选,记录确诊VBD患者的基本情况、
[目 的]运用肺部超声评估麻醉机械通气期间不同吸入氧浓度与新生儿肺不张的关系,探讨肺部超声引导下肺复张策略对新生儿肺换气功能的影响。[方 法]1、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行剖腹探查术的消化道畸形新生儿63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1例。由于新生儿氧储备低,且困难气道发生率高。预充氧和麻醉诱导时间存在不确定性,干扰术前肺部超声检查结果。因
[目 的]探讨己酮可可碱(PTX)对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及破骨前体细胞RAW264.7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己酮可可碱治疗药物相关性颌骨骨髓炎提供理论依据。[方 法]使用3μg/mL的唑来膦酸(ZOL)及1μg/mL的焦磷酸(NP)分别处理小鼠胚胎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及小鼠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再用100μg/mL的己酮可可碱治疗细胞后,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细胞迁移
学位
塑料污染是一个重大的全球环境问题。可降解塑料替代传统塑料制品成为缓解塑料污染的重要手段,但市场中可降解塑料虚假宣传等现象频发。综述了近年来塑料分析的几种常见方法以及它们的优点和局限性,旨在为可降解塑料的特征分析和快速鉴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为市场监管提供有力的帮助。随着可降解塑料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其检测分析技术需要向更快速、更准确的方向不断发展进步。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s,LED)在照明与显示领域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展现出了显著的节能优势。LED不仅作为液晶显示背光模组的发光光源,应用于电视、电脑、手机中;也作为显示像素单元,应用于室内外大尺寸LED显示屏中。LED已经成为新型显示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器件。在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柔性可穿戴设备等新应用的推动下,微型LED显示逐步成为新型显示产业的
体育保险作为一种风险管理举措,是化解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赔偿纠纷,保证学校体育工作正常运转的重要手段。采用访谈法、文本分析法、个案研究法、SWOT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学校体育保险模式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根据现状调研,分析学校体育保险现实困境,提出学校体育保险专业化发展思路,阐明政府、学校与社会在学校体育保险发展中的责任,并结合试点提炼已有模式,对模式要素进行分析;其次,以模式研究方法为指导,围绕学校
金属-有机框架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s,简称MOFs)是指由有机配体与无机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以自组装的形式通过配位键构筑的具有周期性一维、二维、三维网格的新型晶态多孔材料。MOFs这类材料和传统的多孔材料相比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等特点。同时,由于可选择组装的金属离子(或金属团簇)的多样性和有机配体结构的可调性,使得MOFs的结构具有较好的可设计性。近年来,越来越多新
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是最为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其分子结构以C-O和C-C键为主,对生物质分子结构单元定向剪切和转化制备高值化学品具有可行性,同时也存在较大的挑战。本论文针对生物质分子中C-O和C-C键的选择性催化活化反应开展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和开发简单高效的策略实现生物质原料的高效催化转化获得可应用于化学工业的高值含氧化学品,如芳香醛、酮化合
由于科技的日新月异,计算机视觉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其中,关于节省储存空间、视频识别、滤除干扰及其整合应用为当前重要的课题。本文提出架构于视觉错觉理论的全向式视频摄取整合处理应用,在视觉错觉理论的基础上引入数据压缩编码技术等数学模型研究分析图像压缩编码、模糊量化识别等技术原理及机制模型,希望能够在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等相关领域得到应用。本文首先介绍视觉视频感知技术原理及相关的智能优化与图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