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剑南道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raksu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剑南道是唐代关键区域之一,也是唐代西南地区最为重要的藩镇,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军事上均有着非常独特的地位。本文即以剑南道为研究对象,藉此来展示本镇在唐代的发展状况,并观察其对唐代历史产生了何种影响。除序言与结语外,正文共由四章组成,分别从政治地理、节度使、中央与地方关系、边疆戍防体系等四个专题探讨了唐朝中央与剑南道之间的互动关系。政治地理专题,研究政治进程对剑南道政区变迁的影响。东西两川的分合是这一问题的重心,主要讲述从唐肃宗至德二载至唐代宗大历二年的十余年间,剑南道先后经历了一个由合到分,又由分到合,再由合到分的复杂过程,指出东西两川的分合与这一时期唐朝的最高权力争夺、外患危机以及地方动乱等因素息息相关。同时,东西两川的分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节度使专题,自开元二十二年设置剑南道节度使以后,本道节度使人选发生了四个阶段的显著变化:第一阶段为天宝年间的蜀党集团,如杨国忠、章仇兼琼、鲜于仲通等人,这是唐玄宗一手促成的;第二个阶段为武人专政时期,特点是节度使更替之际频频发生动乱;第三个阶段为典型的文官政治时期,元和二年以后唐朝开始以宰相等高级文官出镇西川,这种措施一直持续到九世纪末期;第四个阶段,西川节度使的任命为宦官田令孜把持,最终酿成了西南三川的混乱局面。中央与地方关系专题主要探讨唐皇幸蜀与三川关系。首先,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探讨了唐皇西幸凤翔与南幸成都之间的差异,并指出唐皇幸蜀挽救了摇摇欲坠的大唐王朝,但又进一步削弱了王朝的声威,成为唐朝覆灭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唐皇幸蜀还激发了蜀中的内外矛盾,导致蜀中民变、军变迭起。这些不稳定因素终于在唐末王建割据西南的活动中爆发。其次,唐代西南三川关系的演变,历述了西南三川的分合轨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边疆戍防体系专题,分别对剑南道西山、川滇西道、川滇东道三个戍防体系进行了考察。西山的戍防体系由三道防御线组成,最外围是弱水西山地区的安戎城、保宁都护府等,这里是剑南道的极边;岷江西山地区的松、茂、维等州构成了剑南西北的第二道防线,这也是唐朝重兵防守的地区,松、茂二州为两个最重要的军事中心;自茂州南下至彭州灌口县,是为第三道防线,主要沿岷江两岸布防,地形险要,吐蕃很难抵达这里。川滇西道体系大致也由三道防御线组成,最南是长江以南的姚州、南宁州,往北是嵩州——戎州一线,再往北则是大渡河防线。不过,在整个唐朝前期川南地区自大渡河以北的防御力量均比较薄弱,故而西洱河战争失败后唐朝在河南就陷入被动局面。川滇东道戍防体系出现的最晚,重要性也相对较低,主要由戎、嘉二州的军城组成。
其他文献
为研究某船闸基坑开挖对桥梁桩基边坡应力的影响,进行了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分析得到了基坑开挖越深桩两侧土压力的差值越大、桩顶水平位移也随之增大的结果.采用ABAQUS有限元
目的分析甘肃省农村地区不同民族糖尿病和糖调节受损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的抽样调查方法,对甘肃省14市州年龄20~74岁的农村常驻人群(居住≥5年)14 480
目的初步探讨脑肿瘤干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与病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级别、脑肿瘤组织耐药酶表达之间的关系,建立预测脑肿瘤干细胞药物敏感性的方法,为肿瘤的个体化
技术变革、研究范式的转变等深刻影响着学术出版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国际学术出版领域的优秀实践,研究了新科学研究范式下的学术期刊出版的未来趋势。研究表明:开放科学环境
经典的战略选择理论是基于产业状况和资源基础的战略观,企业战略选择的制度基础观是战略研究领域出现的新趋势。本文首先从制度与战略互动的视角论述了转型时期组织与制度环
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制造业的创新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进行分析,从而更好认识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实际作用。
卡夫卡的自传体短篇小说《判决》以父子两代人之间的矛盾为主题,实为卡夫卡与父亲之间紧张关系的真实写照。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文学作品为艺术家提供了释放压力的解压阀。本
编者按: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各国在进行工业化的同时,也不断推动着城市化发展。城市化为人类创造现代文明和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即
报纸
本文研究了桦木酸及其衍生物的体外抗癌作用,并初步探讨了桦木酸的体内抗癌活性。 体外抗癌实验表明,桦木酸能够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T-29、人卵巢癌细胞A2780、人大肠癌细胞LS
<正>1以"一维多元"史观设计教学目标——培养核心素养的出发点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教学目标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