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市场风险暴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内地银行与香港银行的比较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市场风险历来是学术界和监管方的关注热点,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学界提出的银行市场风险暴露引起金融非稳定的问题愈发受到重视,监管方新的监管政策也要求重新审视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策略和效果。银行在现行风险管理体系下,其市场风险暴露对银行自身和金融市场环境起到了什么样的影响的问题值得关注。  本文首先运用FIRE模型提取出银行的市场风险暴露;然后通过分析市场风险暴露相关主体之间的作用关系,并结合国内外研究文献确定了影响市场风险暴露的主要因素,同时对可能存在的作用方向做出了经济学解释;最后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和PSTR模型检验了市场风险暴露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具体作用关系,分析了市场风险暴露的调整对银行自身风险管理与投资获利层面以及金融稳定性层面的可能影响。主要的结论有:(1)内地银行与香港银行在市场风险暴露的调整过程中普遍表现出风险管理目的,与波动率因素负相关,依据市场风险状况反向调整风险暴露大小,以求稳控风险价值,保持自身的稳定经营。(2)两地银行在风险暴露调整策略上均具有非线性效应,香港银行表现出非对称的调整机制,对波动率增大的容忍程度要高于波动率降低的容忍程度,而内地银行则表现出对称性的调整机制。(3)长期视角下,两地银行在线性模型中普遍未表现出投资获利特性。主要原因在于,收益率因素对市场风险暴露的作用机制复杂,边际效应呈现随波动率而变的倒U型结构。在市场风险适中前提下,银行会大幅随行情变化调整头寸,以期获得投资收益,体现出银行投资获利情况下兼顾风险管理要求。而边际效应极值点的不同,暗示了两地银行执行各异的投资获利策略。(4)由于风险管理和投资获利策略的差异,以及面临的市场风险特征不同,两地银行的市场风险暴露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也表现出不同的效应。内地银行为反向行动策略,与市场中其他银行的头寸变化方向相反,具有缓冲市场冲击的效果。香港银行在利率和股权市场上发挥了策略异质性稳定金融市场的作用,而外汇市场的一致行动策略,与其他银行头寸变化正相关,会放大市场波动,引起金融非稳定。为保持我国银行业和金融系统的健康稳定,文章结合内地与香港地区银行市场风险暴露的异同点,从完善银行风险管理和监管方的相关政策制定上提供了决策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掌握科学技术主体责任的工程师在其中占有的地位也越发重要.工程师伦理责任问题一直是工程伦理学领域中的核心问题.工程师的
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民航业总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了真正的航空大国。1978年美国实行放松管制政策,引发了航空运输业的一场深刻革命。世界各国纷纷推进航空运输自由化进
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必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学术界对长三角地区是否存在产业同构问题一直存在分歧。一些学者
在21世纪的头十年发展中可以看到,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推动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向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遍地开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于增强我国国家综合经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