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植株氮流的水稻籽粒蛋白质积累模型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q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籽粒品质形成除了受品种遗传特性的控制,同时还受环境、栽培措施等外界因子的综合影响,其中籽粒蛋白质含量正是最重要的营养品质,又是影响食味品质的重要性状,准确模拟籽粒氮积累过程以及蛋白质合成动态对水稻优质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RiceGrow-籽粒蛋白质积累模拟模型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不同品种、年份以及不同试验处理条件下的观测资料对已有RiceGrow-籽粒蛋白质积累模拟模型进行检验与评价,分析确定现有模型需要改进的模拟组件和定量方法;然后参照文献和试验资料,对模型算法进行改进和完善,并对改进后
其他文献
试验以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200 Gy的60Co-γ射线处理玉米自交系X178并经多代筛选获得的稳定的低植酸玉米突变体(LPA)为材料,以对应的野生型作为对照(CK),分别于20
氮素的过量或者亏缺都会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产生影响。为达到作物优质、高产和高效的目标,作物氮素营养的精确诊断与调控已成为精确农业研究的核心内容。本研究基于江西南昌早、晚稻的氮肥试验,对试验获得的干物质量、氮浓度、叶面积指数及冠层归一化植被指数进行系统的分析,根据临界氮浓度的理论,构建了早、晚稻基于干物质量和叶面积指数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Critical nitrogen dilut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