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足三里穴的针刺,观察脑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探讨足三里穴是否引起脑梗死患者自主神经机能的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志愿者均为黑龙江省中医大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的病人,依据脑梗死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共选取30例,(男10人,女20人,年龄范围40-80岁,平均年龄58±9岁)。针刺患者左侧足三里穴,使用AR12动态心电记录仪,在针刺前5min,针刺时、针刺后10min(行针)、针刺后20min(出针)、出针后5min,5个时间点,记录HRV的各参考值,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LF)、 LF/HFs、LF%、 VLF%、ULF%等数据导出,并将数据录入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针刺前、留针、行针、出针、出针后各指标的变化规律,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针刺足三里穴时LF、LF%值和出针后5min的LF、LF%值与针刺前5min相比减少,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刺后5min、针刺后10mmin(行针)、针刺后20min(出针)、与针刺前5min相比,LF及LF%值明显减少,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针刺足三里穴时HF、HF%值和出针后5min的HF、HF%值与针刺前5min相.比减少,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刺后5min、针刺后10min(行针)、针刺后20min(出针)、与针刺前5min相比,HF及HF%值明显减少,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针刺足三里穴时LogHF/LF值及针刺后5min、针刺后10min(行针)、针刺后20min(出针)、出针后5min的LogHF/LF值与针刺前5min相比明显增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出针后5min与针刺前5min相比,LogHF/LF值明显增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4针刺足三里穴时VLF%、ULF%值及针刺后5min、针刺后10min(行针)、针刺后20min(出针)、出针后5min的VLF%、ULF%值与针刺前5min相比明显增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出针后5min与针刺前5min相比,VLF%、ULF%值明显增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5针刺足三里穴在不同时间点对SDNN、FNN50、RMSSD的影响结果比较得出其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针刺足三里穴可以降低脑梗死患者的LF及LF%值,改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降低患者的交感神经活动性。2针刺足三里穴可以降低脑梗死患者的HF及HF%值,改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降低患者的迷走神经活动性。3针刺足三里穴可以增高脑梗死患者的LogHF/LF值,可以调节脑梗死患者交感和迷走神经的平衡。4针刺足三里穴可以增高脑梗死患者的VLF%及ULF%值,可以调节脑梗死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