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光和可见光辐照对细胞致死作用的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ml0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疗法是指用人工光源或者是日光辐射对身体发病区域进行辐照,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医疗手段。光疗法具有创伤小、疼痛度低、恢复快等优点,因此发展十分迅速。长波紫外线(UVA)对地球上的生物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长波紫外线直接辐照细胞或者与其它药物相结合辐照细胞能够使细胞产生凋亡因子或炎症因子,从而引起细胞凋亡或者坏死,其在治疗白癜风、肿瘤等疾病中应用广泛。可见光辐照细胞后,发现细胞中活性氧的含量增加、钙浓度升高,而钙浓度的改变是光生物刺激效应中一个重要的信号,可以传导和激活多种细胞通路,可见光主要应用在治疗面神经炎、白细胞减少等疾病中。光疗法虽然在医学上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但剂量使用、辐照方式等方面研究尚不充足,本文希望在细胞水平探究光疗法的机制以及治疗中剂量的选择。  为了实现定时、定点、可观测的辐照细胞,本文搭建了两个光路系统。一个是基于倒置荧光显微镜搭建的波长为532 nm的激光辐照系统。激光通过显微镜物镜聚焦辐照细胞,光路中设置的视场光阑可以调控辐照光斑的大小。实验结果显示532 nm激光辐照细胞并不能直接使滑膜细胞坏死。另一个是基于倒置荧光显微镜的高压汞灯辐照系统,能够提供200 nm-400 nm波段的紫外辐照。在该系统中,汞灯光源也是通过显微镜的物镜聚焦辐照细胞。实验发现,365 nm长波紫外光辐照Hela细胞致死剂量具有强度依赖性。1 W/cm2强度辐照,细胞坏死剂量窗口在200 J/cm2左右;0.5 W/cm2强度辐照,细胞坏死剂量窗口在160J/cm2左右;0.1W/cm2强度辐照,细胞坏死剂量窗口在96 J/cm2左右。同样的辐照强度,细胞坏死率与辐照时间长短是成正相关的;同样的辐照时间,细胞坏死率与辐照强度也是成正相关的。本研究可为临床使用光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支持。
其他文献
该文全面系统地研究了MeV铒离子注入硅单晶的射程分布、损伤分布、退火行为、外扩散和发光特性.该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简要论述了离子与固体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即阻止本领
该论文系统研究了铜氧化物体系中几个有关微结构与高温超导电性之间关联的问题.其内容既可为机理研究提供相关实验数据,在超导材料的实际应用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从钙矿型结
[教学目标]rn1.整理自己的书单,大致了解自己的阅读喜好.rn2.梳理自己的书单,能恰当进行营养阅读分类.rn3.调理自己的书单,使阅读书目的结构更合理.rn[教学流程]rn一、我的书
期刊
流动是玻璃的本征特性,玻璃转变就是流动的冻结过程。但长期以来人们的目光总是更多的关注过冷液体中的流动,却忽视了玻璃态中的可能存在的潜在局域流动。随着人们对玻璃认识的
脉冲星是高速转动、具有强磁场的中子星,诞生于恒星演化晚期的超新星爆发。从脉冲星的转动周期、表面磁偶极场强度来看,脉冲星可大致分为正常脉冲星和毫秒脉冲星两大类。相比于
锆钛酸铅(PZT)是一种优良的铁电材料,具有耦合系数和压电系数大、居里点高及可通过变更配比度和掺杂在很大范围内调整性能以满足多种不同需要等优点。把PZT制成薄膜状,并保持其优良的电学特性,能大大缩小器件的体积,提高器件的性能;此外,还能利用二维材料的特有性能,使PZT在传感器等多方面的应用获得更广阔的前景。 本文以降低PZT薄膜退火温度,提高电学特性为目的,研究了RF溅射法制...
由于以石墨烯和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如:二硫化钼)为代表的一系列二维超薄层状晶体材料在下一代光电子器件方面的巨大应用潜力,全世界科研工作者们对它们的光学和电学等基本性质
准相位匹配光学参量振荡器(QPM-OPO)以其输出波长调谐范围宽、转换效率高等特点而成为科研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随着新型非线性晶体的出现,此种方法成为一种方便、快捷、低成
光子相关光谱法是目前纳米颗粒粒度分析的主要方法。它是基于颗粒在液体中不停地做布朗运动引起散射光强的随机涨落,通过对接收的散射光信号进行相关分析,进而反演出颗粒粒径的
针对超声在介质中传播较长距离后回波信噪比降低的问题,本文提出采用编码激励与超声相控阵相结合的方法来改善探测深度和分辨率的矛盾。一方面,采用编码信号激励,接收信号经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