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中的氮空位中心单电子自旋的量子调控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uange0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是当代迅速发展的前沿科学领域,也是当今基础研究和应用科学的一大挑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量子计算机与传统电子计算机有很大不同,它是用量子比特来替代电子计算机中的0和1,一个量子比特可以处于|0>和|1>的叠加态上,借助各种量子计算机的算法(例如Shor量子因子分解算法、Grover量子搜索算法)以及量子比特的其他特征,人们可以极大地提高例如数据库搜索或者大整数的因子分解等计算的速度。要实现实用意义上的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必须解决量子比特系统的可拓展性问题。而固态量子系统是公认的解决这一根本问题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基于现代半导体加工技术,产业化的可行性更高。但与此同时,由于固态量子体系受周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严重,控制量子态的退相干等问题变得艰难。科学家至今还没有找到真正意义上能实现量子计算的物理体系,已经提出的方案有:金刚石氮空位中心、原子核光腔相互作用、冷阱束缚离子、电子或核自旋共振、量子点操控、超导量子干涉等,其中金刚石被证明是最有希望的自旋载体材料之一。   金刚石中的氮空位中心(简称NV色心)由一个取代碳的氮原子和相邻的一个碳空位组成,带一个负电荷的NV色心是很好的单光子源,它的基态三重态在零磁场下自然劈裂成能级差为2.87 GHz的自旋为0和自旋为1的两个能级,由于存在一个亚稳单态激发态,使得这两个基态能级的跃迁路径不同,也因此能使用简单的光激发极化到ms=0态,同时根据荧光强弱来读出量子态,量子态的调控可以使用微波场来实现,从而完成量子态的初始化、操控、读出的过程。在金刚石中,由于周围的碳基本是12C,其核自旋为零,对NV色心的电子自旋没有任何影响。但常温下,电子自旋态的寿命是微秒量级,但是最近哈弗大学的Lukin小组研究发现,如果NV色心周围存在一个13C原子,电子的自旋态可以传送给碳核自旋,然后再传送回来,使得整个系统的退相干时间可以达到毫秒量级!该研究在金刚石NV色心的应用上推进了一大步。   我们搭建了一套激光共聚焦系统来探测NV色心的荧光,使用可控的微波场来调控NV色心单电子的自旋量子态,在室温下,实现了NV色心单电子自旋的量子调控。实验中我们观测到了NV色心的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resonance),精细结构(hyperfine structure),拉比振荡(Rabi oscillation),自旋回声(spin echo),以及拉姆齐干涉(.Ramsey fringes),研究了这些量子调控与激光功率,微波功率,微波频率,外加磁场等实验条件的关系,尤其是详细研究了Nv色心中自身的氮原子的核自旋对电子自旋的拉姆齐干涉的影响分析,提出了新的拟合方式,赋予其中的相位项具体的物理含义,更关键的是,理论分析和实验结论符合得非常好。室温下NV色心单电子自旋的量子调控对进一步实现量子信息运算和量子计算机很有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创意产业在经济社会中发挥出它越来越大的市场功能,它能够将知识直接转化为市场的经济效益。创意产业对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而我国传统的
半导体激光器具有光电转换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等优点而成为信息技术的关键器件。随着半导体激光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光束质量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扩展了大功率半导体激
学位
自从2004年Geim发现石墨烯以来,石墨纳米带作为一种新型的碳基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电子特性,迅速成为物理、化学、材料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人员发现,石墨烯中的电子
随机共振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现象,与传统的线性方法(如相关、平均叠加或滤波等)相比,它的不同在于在信号检测方面,它不但去除噪声,而且把部分噪声能量转换成信号能量,提高了系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快速发展,以实时全息记录和显示为应用背景的液晶光折变效应再次得到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近十多年,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表面等离激元在微纳光学器件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引来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目光。本课题将总结并介绍目前液晶光折变和表面等离激元的研究和应用概况。在充分了解前人的工作基础上,本课题以光导Zn Se作取向层的具有较大的温度适用范围的ZLI-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