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世界的接轨并伴之中国现代化建设时代的来临,社会对专业技能强且具备良好英语沟通能力型的人才需求日益迫切。然而兼具两者能力型人才在市场占有上却十分匮缺。这一现象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如何提高职业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渐入人们研究视野。本文旨在为提高职业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做出实践性探索。本篇论文分为四个章节加以论述,具体如下:论文第一章阐明了该篇论文提出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并对相关理论概念进行了廓清与界定,理论概念的厘清为后续论文的续写提供了理论支撑。在本章中亦通过检索文献研究方法对国内涉及本课题研究进行了梳理。国内在此课题研究方面多注重三个层而即教学模式、学生心理、教育管理。学者立意不同角度,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对笔者该篇论文的撰写也提供了启发性思路。论文第二章通过对新余市500名职业院校的学生以及对五位经验丰富的从事公共英语教学的教师进行了访谈,了解了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学校公共英语课的开设、授课情况等并且还获得了授课教师对于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一些建议等。调查结果表明职业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水平基本处于不自由表达阶段,未达到职业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教学目标。本部分的调查研究为后续文章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第三章在第二章问卷与访谈基础上分析了导致职业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欠佳的原因。笔者立足职业院校非英语专业这一特定研究对象分别从学生、教师、学校三方面对导致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学生基础较差、自信心欠缺、学习方法不当,教师素质高低不均、教法承旧乏新,学校条件不理想、硬、软件设施不齐全、评价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因素使然。论文第四部分是本篇论文最重要章节。其主要针对如何提高职业院校非英语专业口语能力提出了实践性策略。分别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并结合职业院校实际,提出了可行性具体措施。首先学生要确定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坚持练习,选择好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输入与输出训练;其次教师要提升自我素养,采用精讲与口语操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行分阶段教学法,进行不同方式的句型操练,以及不同形式的情景操练等多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学校要改善教学硬、软件设施,实行小班授课,重视教师培养,开展多种课外活动,采用好的激励措施。只有这三方面共同努力,各行其职,才能将当下学生群体的英语口语能力推进提高。总之,提高职业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能力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完善对策,为培养社会所需求的合格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