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额贷款公司是中国小微金融服务提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13年12月末,全国共有小贷公司7839家,贷款余额8191亿元。与小贷公司数量增速相比,平均贷款余额增长一直较为缓慢。资金来源不足问题对一些优秀的小贷公司的发展形成了制约,从而也影响了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与此同时,监管机构、地方政府、小贷公司近年来在这一方面做出了诸多尝试与努力,形成了一些可以推广的模式。文章通过回顾国内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历程,总结小微金融融资模式的特点,分析小贷公司融资模式的现状问题,并对国内融资创新模式进行案例分析,为小贷公司进一步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文章主要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模式创新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首先通过对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进而分析小额贷款公司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从法律属性和经济属性定位小额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在“非吸收存款类放贷机构”的定位下,其基本融资渠道主要有股本融资、银行贷款及捐赠资金。其次,文章具体分析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模式的现状,阐述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缺位问题根源及其带来的影响,得出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问题的产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我国目前的信用等各经济环境尚不健全,因此为了防范风险,政策上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限制较为严格;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的身份模糊,从而引发的融资渠道受限。再次,文章通过总结国外小额信贷机构融资经验,具体分析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创新融资渠道的可行性,得出无论是资产证券化、上市融资还是债券融资,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才是防范风险、促进创新的保障。因此,文章最后结合上文分析,对促进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模式创新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