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1949年间中国雕塑艺术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f10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篇论文是尝试探讨在西方现代雕塑技法中国化的道路上,中国现代雕塑家们在技法上经过了哪些尝试,在思想上经历了哪些循序渐进的转变的一篇论文。西方现代雕塑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上世纪初年,随着从西方留学的艺术家的回归,西方现代的艺术思想及雕塑技法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开来。但是,任何新兴事物从产生到被大众接受直至与民族融合产生新的适合本民族的艺术形式,是需要一个漫长甚至痛苦的过程的。而过往的许多艺术史书中,对于这一段开端的历史记载是很不完善的,当然这其中有许多原因,首先是那个时代,许多艺术家对于雕塑这种艺术形式的不认同,使得许多艺术家在出国学习时不会选择雕塑专业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方雕塑中国化的进程,也使得雕塑这种艺术形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最明显的对比就是西方油画技法在中国很迅速的传播。其次,那个时代的战乱导致许多可查的书籍及实物资料被毁坏,以及当时的政治原因使得那个时期的一些著名人物在后来处于尴尬地位,也使得其后对于他们的研究也颇多顾忌。但被毁坏并不代表没有存在过,而且这个时期对于中国现代雕塑风格的形成是重要的开端期,是无法回避的重要时期。如果抛开所有的政治偏见,就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来说,我们不应该,也不能错过这一段历史。一个时期艺术风格的形成,除去影响她的种种历史背景、民族情节,艺术家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是他们的作品在外向上表现出来那个时期的艺术风格,我们今天可能根本就无从谈起。艺术家的作品参与历史、记录历史,我们从中学习历史、感受历史。对于这一特殊时期的雕塑艺术如何借鉴西方雕塑技法,如何尝试与本民族的情节融合,我们需要从研究具体的艺术家风格形成的过程开始。
其他文献
随着数码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观看方式及审美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像”的范围也得到了扩展。传统意义上的图像主要来源于摄影,用本雅明的话来说就是“机械复
期刊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渐趋成熟.该工艺噪声小,对场地范围要求低,结构刚度大,止水性能好,是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建筑物密集地区超深地下室等工程常见的围护方法之一,现浇地下连续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纪实摄影是客观性与真实性突出的摄影类别,它通过客观再现特定时空与环境的人物、事件状态,表达了摄影家的独特视角对艺术的追求。本研究以阿音蒙古游牧文化纪实摄影为研究对象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本文以关系美学提出的后制品艺术发展作为研究方向,在新媒体语境中界定观念剪辑和观念挪用的可能性。特别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艺术界开始兼并的一些被忽视或者蔑视的形态为例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随着艺术家们对光的知识了解得越来越透彻,以及光在画面中的运用越来越成熟,具有创作者主观性的光影现象开始出现。艺术家们不再单纯的在画纸上复制自然光线,而是将自己对于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