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与临床病理特征、代谢因素之间的联系,探讨CTCs与化疗疗效、患者预后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比Cyttel~?及SE-iFISH两种方法,以寻找一种更适合检测非小细胞肺癌CTCs的方法。方法收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2例经组织病理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所有入组患者治疗前抽取5 ml外周血,采用Cyttel~?检测技术(阴性富集法联合荧光原位杂交)检测CTCs,分析治疗前CTCs与年龄、性别、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灶数目及代谢因素的关系,及其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关系。其中51例患者经过2周期标准方案化疗后进行影像学评估,并检测其外周血CTCs,根据影像学RECIST1.1标准,将51例患者分为疾病控制组及疾病进展组,分析治疗前后CTCs变化值在评估化疗疗效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另外收集20例NSCLC患者外周血标本,所有患者同时使用Cyttel~?和SE-iFISH(差相富集联合免疫荧光染色-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两种CTCs技术检测CTCs,对比两种检测技术CTCs的结果。结果1.非小细胞肺癌的CTCs检出率:肺癌CTCs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的患者55例,检出率67.0%,阴性的患者27例(33.0%)。I、II期患者CTCs检出率均为50.0%,III期54.0%、IV期76.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2.CTCs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结果提示CTCs与TNM分期及转移灶数目之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32,P=0.048)。CTCs与患者年龄(P=0.310)、性别(P=0.803)、病理类型(P=0.830)、KPS评分(P=0.240)、淋巴结转移(P=0.410)、胸水状态(P=0.668)均无关。3.CTCs与代谢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显示CTCs检出与血清脂蛋白a水平高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4),但CTCs与体质指数BMI(P=0.834)、血红蛋白(P=0.239)、血清蛋白(P=0.484)、载脂蛋白A(P=1.000)、高密度脂蛋白(P=0.462)、血糖(P=0.860)均无关。4.化疗前后CTCs计数变化与化疗疗效的关系:入组82例患者中,有51例患者在化疗2周期后再次检测CTCs计数。以RICIST标准评价化疗后疗效,分为疾病控制组(RICIST标准评价为CR、PR、SD)及疾病进展组(RICIST标准评价为PD),其中无CR患者,有9例患者获得PR,19例为SD,23例患者评价为PD。我们研究结果显示,化疗后CTCs变化水平与化疗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5.化疗前后CTCs计数变化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有18例患者出现CTCs水平上升,25例患者出现CTCs水平下降,8例患者CTCs水平较化疗前没有变化。CTCs水平上升的患者中位PFS为3个月,CTCs水平下降或不变的患者中位PFS为9个月,且两组患者PFS有统计学意义(P=0.002)。6.化疗前CTCs与患者预后的关系:CTCs阴性患者中位PFS为4.0个月,而CTCs阳性患者中位PFS为6.0个月。两组患者PFS没有统计学意义(P=0.915)。7.Cyttel~?及SE-iFISH两种方法同时检测CTCs的结果对比:另外收集20例NSCLC患者外周血标本同时使用Cyttel~?及SE-iFISH两种方法检测CTCs,其中1例出现溶血,最后对19例进行CTC分析。采用Cyttel~?方法检测,CTCs阳性率为73.7%,而采用SE-iFISH方法检测,CTCs阳性率为84.2%;使用SE-iFISH检测有16例(84.2%)的患者观察到循环血管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s),但使用Cyttel~?检测不到CECs。结论1.化疗前CTCs与肺癌TNM分期、远处转移灶数目、血清脂蛋白a水平高低有关。2.化疗前后CTCs变化水平与影像学评价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能为有效评估化疗疗效提供参考依据。3.化疗前后CTCs变化水平对评估肺癌PFS具有参考价值。4.SE-iFISH方法在Cyttel~?方法基础上提高了CTCs检测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并为检测非小细胞肺癌CTCs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