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温热时效对钴基合金熔敷层组织和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及多尺度模拟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rnett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钴基合金由于其优异的机械性能、耐腐蚀性及热稳定性,在航空、核电、水利及生物材料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工业应用中,其服役环境决定了钴基合金经常在长时间高温和高应力下工作。为了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对钴基合金高温下的组织和性能稳定性的预测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的相关报道较少。本文使用等离子弧方法在304不锈钢表面堆焊了三层总厚度为12 mm的Stellite 6钴基合金,并在焊后施加700℃×(0~1000 h)的热时效处理,采用光镜、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透射电镜(TEM)等表征手段对焊态和热时效态的熔覆层室温组织进行表征分析;对熔覆层室温/700℃下的硬度和摩擦磨损行为进行探究,并分析其磨损程度、磨损机理和微观组织间的联系;此外,使用基于热力学、第一性原理和蒙特卡洛的多尺度方法对层错与溶质原子间相互作用关系(铃木效应)进行建模和模拟,定性和定量分析溶质原子对铃木效应形成的影响,为微观组织演变提供理论解释。研究结果表明,Stellite 6合金的焊态组织主要由γ-Co基体和网状共晶组织构成。经历热时效处理后,基体中γ-Co逐渐转变为ε-Co相(也称为马氏体转变),并且伴随着层错的出现、晶内细小碳化物的析出和枝晶间共晶碳化物的分解,晶内部分碳化物在铃木效应的作用下偏向于层错处析出。马氏体转变与碳化物的析出存在一定关系,马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计算结果和试验值基本吻合。另外,由于ε-Co的生成和碳化物总量的升高,Stellite 6合金的室温/高温硬度均随热时效时间的延长而提升,并且碳化物对于性能提升起主要作用,第一性原理模拟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结论。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Stellite 6的高温耐磨损性不断提高,磨损机制从粘着磨损逐渐转变为磨粒磨损,其耐磨损性的提高主要是受硬度提升、氧化层的及时移除以及弥散分布M7C3碳化物的阻碍等共同作用导致的。多尺度模拟结果表明,层错对Cr原子存在吸引作用,对Fe、W及C元素存在排斥作用,相互作用能与层错区域原子之间化学键的形成和湮灭有直接关系。溶质原子逐渐向层错处偏聚,并且逐渐在层错周边团簇形成M23C6型碳化物,转变量与等温时间大致呈“S”曲线关系,团簇量与层错密度之间存在正比关系。此外,碳原子与金属原子间存在强相互作用力,使得体系平衡时层错周围的金属元素偏聚行为并不明显。上述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均相符。
其他文献
铝合金热冲压成形工艺因其工艺特点能够生产高强、高精度且形状复杂的车身零件,使铝合金广泛应用到汽车车身上成为了可能。然而铝合金热冲压成形工艺的力学和失效行为与传统的室温成形工艺不同,同时传统的基于室温条件下得出的成形极限理论预测方法不足以有效预测出热冲压成形条件下零件的成形性能。因此对铝合金热冲压成形性能进行研究并建立可预测其成形缺陷的模型具有学术和工程意义。本文针对AA6016铝合金,分析其在热冲
通过快速凝固技术使合金非晶化是提高TiAl合金性能的有效手段,在快速凝固过程中发生的“液体-过冷液体-非晶”转变过程中,体系中的热物理性质、结构和动力学性质均会发生持续的变化。本文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TiAl合金快速凝固过程中的热物理性质、结构和动力学性质,为TiAl非晶合金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系统性的理论基础。首先,通过基于嵌入原子法(EAM)势的分子动力学模拟(MD)研究了不同成分的T
在汽车轻量化与零件集成化背景下,非等壁厚螺纹板类板材零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保证零件的刚度与连接强度要求,塑性成形工艺成为实现此类零件整体成形的重要方式。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冲锻复合工艺和铲旋工艺方法,但这两种方法各有其局限性。随着板料体积成形工艺的发展,出现了一种可控变形区镦锻工艺方法(upsetting with a controllable deformation zone,U-CDZ)。
由于尺度效应的存在,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不能像宏观尺度一样,被认为是一种没有宏观力的特种加工手段。在微细电火花加工中常用的微细电极,是一种大长径比、低刚度的微细电极。在加工过程中,往往会发生振动现象,工件的尺寸和精度会因此受到影响。所以电极与工件之间的放电冲击作用不可忽视。针对微细电火花低刚度电极的不稳定性,设计了一种微细电极末端振动位移测量实验,采用单点单脉冲放电,选用直径500μm长度80mm的
作为一种新兴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选区激光熔化技术(SLM)由于其可生产传统减材制造方法难以生产或生产成本高昂的具有复杂几何结构的高质量零件而得到广泛关注,并已应用在如航空、航天等领域。但SLM技术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较大且各向异性的残余应力会使成型件发生几何变形并可能严重损害其力学性能。为了推动SLM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工业应用,必须更好地理解残余应力在SLM成型过程中的形成机制和残余应力在SLM成型件
奥氏体不锈钢(ASS)是指以奥氏体为基体相的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S30403不锈钢是ASS中的一种。在某些特定环境下,S30403不锈钢的抗冲击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是影响其寿命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以不同热处理工艺条件下的S30403不锈钢焊接接头为材料,通过试验研究了热处理对其低温冲击韧性、腐蚀性能的影响,并且依据试验数据,利用相场法对S30403不锈钢焊接接头的点蚀和电偶腐蚀进
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也可称之为3D打印技术,是近年来全球热门的研究方向与成果之一,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增材制造是以数字模型为基础,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的技术。运用增材制造,具有很多的优点和很强的发展前景。增材制造有不同的工艺,其中选择性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的优点被广泛认可。选择性激光熔化的过程中温度可高
铝合金作为一种轻型合金材料,在车身某些部位广泛应用,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一个重要选择,激光焊接功率密度大、焊接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在汽车工业中正逐渐取代其他传统接合方式,汽车结构中不同部位使用不同材料,异种铝合金激光焊接容易产生缺陷,影响焊接接头质量,降低生产效率,而目前缺少有效的激光焊接量化熔深在线检测和表面缺陷在线检测手段。本文基于视觉方法,利用Phantom VEO 710s高速摄影相机搭建
板料挤压在成形有功能特征或变厚度特征零件上具有较大优势,随着汽车轻量化与节能减排的推广而备受关注。然而,在板料挤压成形过程中,存在局部载荷大、温度高等问题,从而影响成形零件的尺寸精度和模具寿命。有限元法作为成形温度场分析常用方法,为工艺优化和模具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其精度一直受关键传热学参数,如材料导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和接触导热系数等的制约。在板料挤压成形中,传热学参数会随着接触应力和温度的变化而
镁合金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Mg-Al-Si系镁合金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低成本等优势,由于存在大量耐热性较好的Mg2Si相,该体系合金常被开发为高温下使用的耐热合金。但是该体系合金容易形成粗大的汉字状Mg2Si相,导致合金的力学性能下降。因此,采用合金化方法对Mg2Si相进行改性,进而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是近年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以Mg-5Al-2Si合金为基体合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