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人事编制制度与医院效率关系研究——基于成都市二、三级公立医院的实证分析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151069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主力军”的公立医院,其布局及运行是否合理高效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提供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的量与质的多与好,关系到人民最基本和最切身的利益,而有关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广度与深度将影响到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成功与否。目前我国现有的大多数公立医院所实行的人事管理制度仍旧是以编制制度为主,而编制制度从实质上看是一种计划性的公共卫生资源配置行为,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对医疗人力资源的整合和规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成为了我国的经济主体,公立医院作为市场中的一份子,也需审时度势,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现阶段我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已经进入到了深化攻坚阶段,在面对我国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时,编制制度因其对公立医院人事管理的束缚,使得公立医院为了提高其运行效率,促进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便存在着突破编制的内在动力。因而国家相关部门在综合考虑如何提高公立医院的效率、落实其公益性的基础上,开始逐渐调整我国公立医院的人事编制制度,为医院的人事用人权进行进一步的松绑。并通过编制备案制、编制审核制、编外管理等措施,逐渐实现取消编制制度,从而促进新医改的顺利推行。
  本文在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理论的视角下从制度和实证的角度去探讨公立医院人事编制制度与医院效率的关系:首先,通过梳理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为适应公立医院的发展对编制制度进行的调整以及未来因编制制度固有的问题会对医院的效率提高产生阻碍作用而需取消编制的原因做出了一个制度上的系统分析。然后,通过运用DEA模型对成都市112家公立医院2014-2016年的综合效率进行衡量,并进一步运用Tobit模型面板回归人员编制占比与医院效率之间的关系,证实人员编制占比与医院效率之间存在着负向的影响关系,并通过与成都市公立医院的相关人员进行开放式访谈,找到这种负向影响的原因所在,以实证的角度去论证现有的编制制度对公立医院效率的提高存在着阻碍作用,从而从另一个角度为实行去编制化的政策提供理论支持。最后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以及咨询相关的专家学者,对整个研究进行一个总结回顾,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为后续的研究做出自己微小的贡献。
其他文献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健康长寿在“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背景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7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提出要促进健康老龄化。我国学者邬沧萍教授在《健康老龄化的科学涵义和社会意义》的主题报告中提出健康老龄化一词与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健康长寿”含义近似,不仅体现在老年人预期寿命的提高,还体现在老年人的寿命质量的改善。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
学位
传统的地域文化与装饰图案设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可以推动装饰图案设计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将长白山的地域文化资源的特点与装饰图案设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把装饰图案设计构建成具有浓郁传统地域色彩的装饰图案教学新模式,提高装饰图案设计教学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和车辆快速增长,但道路和交通警力的增长却不能满足交通参与人的需要,交通管理矛盾突出,交通治理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下,引入公众参与交通治理协助交警加强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可以增强公众的守法意识、减少交通违法行为,规避不必要的交通事故、保障交通秩序的良好运行。笔者以成都“蓉e行”平台为例,对我国公众参与城市交通违法举报的机制进行研究,为保障公众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是在政府简政放权的大部制改革新背景下提出的职能转变新要求。2008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实现统一的市场监管”,2017年1月,国务院《“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出台,强调“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综合监管与行业领域专业监管、社会协同监管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市场监管格局。”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经历了10年的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流动人口不断增加,与之而来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问题。经过多年的不断实践与完善,“两为主”的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执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转向“两纳入”。但目前,政策资源紧缺、学位不足,流入地政府执行政策积极性不高,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面临难题,其结果可能背离初衷。就不同区域的实践来看,出现了“以教控人”、高入学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应该“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这无疑为解决民族地区教育贫困和实现民族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民族教育政策的执行是政策过程的关键环节,民族教育政策目标的实现都要依赖于政策的有效执行。民族地区自身的特殊性对政策的有效执行以及整体的政策执行效果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与制约。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探究符合民族地区实
在国民经济中,标准化是一项具有重要作用的综合性基础工作,它是对相关领域中可以重复使用部分给出解决办法的活动。最初,标准化在工业领域中应用,对工业生产中技术标准的应用和逐渐完善使工业领域的生产力得到极大地发展。近年来,随着标准化理论的发展,它的应用领域已经逐步超出了对单一产品技术标准的范畴,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实践中,标准化的功能性也从单一经济性拓展到社会性。伴随着我国当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服务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公众日常出行所青睐的交通工具,其服务质量深受大家关注,不仅如此,我国也十分重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及其服务质量管理,不仅颁布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也指出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同时关注其服务质量。尤其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作为公共服务中的一种,对于其服务质量的测评是了解当前服务质量水平也是改善和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但鉴于从公共服务角度出发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的研究缺乏
公共文化作为满足全体公民的共同需要,不仅能丰富公众的精神生活,保障公众的基本文化权利,同时也不断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构建标准化、均等化的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成为“十三五”期间的重要工作任务。但是,当前公众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动态性等特点,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如何,是否让公众满意,这就需要我们对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行评价。由于公共文化
学位
2007年以来,中国政府致力于推动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棚户区改造,通过不断的政策创新以回应棚户区大量存在所带来的严峻治理挑战。十余年间,约1亿人口实现“出棚进楼”。从棚户区改造的实践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公共政策在国家治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成效则关系到国家治理的成败。改革开放以来,央-地政府间关系发生了复杂变化,而与之相伴的是政策执行的多样化。与西方的政策博弈特点不同,在我国政策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