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状态感知与生存性度量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uoning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空前广泛的应用于现今世界。社会各部门对于计算机网络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故障、损坏都会极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产及生活,因此提供健壮、高效的计算机网络成为人们需解决的首要问题。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协议是基于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但是OSPF协议对故障不敏感,一旦网络中发生故障需要较长的时间恢复,在较长的时间里网络不可用以及网络数据包大量丢失。研究人员在现有IP网络框架中设计了一种路由策略自主控制技术(Cognitive Routing, CR),用于监控网络实际状况,并根据实际网络状况选择对应策略,对运行的路由协议进行调整来改变路由收敛速度,使其具备更强的自适应网络状态变换能力,从而提高网络的生存能力。在CR中,链路状态数据库(Link State Database,LSDB)保存链路状态信息,并且当拓扑变化的时候LSDB需同步更新。网络状态感知技术利用自定义的洪泛协议收集网络中的链路状态信息包,根据数据包携带的信息感知网络拓扑变化。在稳定的网络中,路由节点发生移动的情况较少,但是现实生活中节点位置持续稳定的情况并不存在。路由节点移动,带来的路由结构重收敛的开销巨大。CR系统中的洪泛协议较OSPF协议中的洪泛协议功能有很大的改进,改进原OSPF协议中的洪泛协议移动节点情况发现慢广播移动节点信息慢的缺点,尽早的发现问题以尽可能短的时间完成网络拓扑重收敛。网络生存性度量是指根据链路状态数据库提供的网络拓扑信息,对网络实际状况的优劣程度链路重要度进行量化,为CR系统中的策略选择模块提供策略选择依据。在CR系统中网络生存性度量技术在破坏度计算模块实现,破坏度计算模块根据链路状态数据库提供的网络拓扑信息,对全网网络实际状况的优劣程度以及链路重要程度进行量化,策略选择模块根据破坏度计算的网络生存性的结果为特定的链路网络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
其他文献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网络。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通常采用电池作为电源,能量十分有限,且
本文介绍了对GSM和TD-SCDMA共位置区方案所做的研究。GSM和TD-SCDMA分别是2G和3G的技术标准,由于投资保护和网络演进的需求,实际运营的网络架构中将出现两张网络长期共存的局
Distributed Service Network (DSN)是针对电信业务和移动互联网业务所提出的新一代可运营、可管理的分布式核心网体系架构。DSN核心网基于P2P架构,没有中心节点,由大量的对
随着社交网络服务的快速发展,SNS已经成为网络用户重要的基础应用之一。本文首先本文首先总结了SNS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然后对集中式SNS和分布式SNS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
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网上的信息呈带宽的指数级增长。在这样一个信息量爆炸的社会中,人们希望通过网络获得大量信息,而搜索引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与发
互联网规模的空前扩大和数据量的急剧增加加大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难度,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垃圾信息充斥着当今的网络。如何迅速地、高效地检索和访问各个领域的信息资源已成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中国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办公的无纸化、网络化成为IT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抚顺市城市住房用地初始分割子系统的开发过程为背景,
IPv6协议作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协议,较好的解决了IPv4协议存在的缺陷,满足未来网络基础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保障连接安全性是实现IPv6部署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支持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