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_sea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恩格斯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思想在我国学术界一般简称为“跨越论”设想。“跨越论”设想是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跨越论”的提出是马克思恩格斯从世界历史的理论与方法出发,主要是在对俄国农村公社的历史前景的研究和分析基础上提出的。他们认为,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国家可以根据本国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积极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社会的肯定成果,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跨越到共产主义社会。“跨越论”设想是在回答俄国民粹派革命家向马克思请教关于俄国社会发展前景问题时提出的。“跨越论”设想的理论旨趣在于为劳苦大众寻求现实的解放道路,为俄国即将暴发的革命提供具体的理论指导。“跨越论”设想的提出,开辟了通向共产主义的多样化道路。本文从分析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依据出发,对“跨越论”设想进行了历史性的考察,系统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思想的提出过程和动机;实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条件是必须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性成就、采取一切措施帮助农村公社的复兴、必须有俄国革命和欧洲革命的相互支援。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理论意义看,有助于把握社会基本矛盾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有助于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从现实意义看,有利于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有利于始终坚持对外开放政策、有利于大力推进中国社会技术形态的发展。
其他文献
自改革开放特别是1986年以来,党和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五年为一轮,至今持续已达40年的全民普法教育。所谓普法教育,是指以推进依法治国为目的,以提升全民族法治素养为目标
上市公司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基础、先锋,是地区经济与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信用程度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结果的成败。市场经济、法制经济和信用经济,三者相辅相成,
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是我国当前物权立法中的难点问题。对于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人们早已形成共识。然而由于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涉及公有制这一敏感的政治问题
  本文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分析个案来得出一般性的认识。文章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郭亮社区的概况和治理结构;第二部分从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活动创新这三个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和战略设想,并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发展问题上
社区矫正推动了刑罚执行的社会化和个别化。在社区矫正日常管理中对服刑人员采取分类监督是实现行刑个别化和科学化的有效手段,而实行这一监管措施的基础就是对服刑人员进行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