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而义务教育作为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在国民素质提高方面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全面落实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工程,我们必须把义务教育放在优先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现在我国许多地方的教育呈现不均衡现象,许多农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开始重视,让农村孩子享受和城市孩子同等质量的教育成为他们的需求。近年来,平遥县积极制定政策,努力作为,积极协调教育均衡发展,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改善,农村教师队伍趋向年轻化,教育质量有所提高,但是平遥县农村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现象仍较为严重。 本文对平遥县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深层次探究,共分为四个部分: 本文的第一部分是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概述。阐述了教育、义务教育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含义,并分析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依据的两个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本文的第二部分剖析了平遥县农村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平遥县义务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平遥县农村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基本办学条件落后、师资队伍薄弱、课程设置不规范、乡村教学规模偏小和忽视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等五个方面。 本文的第三部分是对平遥县农村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原因分析。笔者认为在义务教育发展方面存在的不均衡现象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政府投资重城镇、轻农村,二是城镇化进程过快导致城乡差异化过大,三是教育系统内部管理不科学。 本文的第四部分是促进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针对上述平遥县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及其背后的原因,就如何促进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如完善制度与政策、加强学校管理建设和重视残疾儿童教育等三方面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