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子有效部位制备方法及其制剂的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cb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蒡子系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原名恶实,载于《名医别录》,别名牛蒡、大力子、蝙蝠刺、万把钩、鼠粘子等.牛蒡子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的功效,传统中医临床多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等.第一部分文献综述对中药牛蒡子的化学和药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大孔吸附树脂近10年在中药领域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对中药质量分析方法,尤其是HPLC、GC的新发展在中药领域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综述,总共引用文献1 33篇.第二部分实验研究1.建立了牛蒡子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首先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正交实验设计方法,以牛蒡子苷为指标,结合出膏率,确定了牛蒡子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同时优化了大孔吸附树脂对牛蒡子有效部位的富集分离方法,以牛蒡子苷为指标,HPLC检测,对大孔吸附树脂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试验研究,筛选大孔吸附树脂类型;并对最优树脂的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树脂对牛蒡子有效部位富集工艺.此方法简便,稳定,可应用于生产.2.对牛蒡子有效部位的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牛蒡子有效部位的总木脂素类的UV测定方法和牛蒡子苷的HPLC测定方法;并对5个不同产地的牛蒡子药材及其相应制得的有效部位进行了质量的考察,获得在制备过程中的一些质控参数;同时对牛蒡子有效部位的理化性质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为起草有效部位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3.对牛蒡子有效部位的制剂及其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选择了牛蒡子有效部位制成胶囊剂,通过对辅料糊精、乳糖和可溶性淀粉的吸湿性能、制粒成型等工艺的比较,选择糊精和乳糖为辅料,乙醇制粒,干燥,装胶囊;并对成型的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进行水分、流动性、装量差异等方面的检测,均符合药典规定;建立胶囊剂中牛蒡子苷及其木脂素总类的测定方法,分析结果显示制剂中牛蒡子苷平均含量为26.81%,总木脂素类为47.34%,为起草质量标准提供依据.第三部分总结与讨论对实验研究中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与讨论.
其他文献
该研究是在系统整理了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古今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二者的病因病机特点和导师的临床经验,观察了菊苣提取物对尿酸及脂代谢交互紊乱运动模型的影响,并对其作用
学位
五年前的汶川在众人记忆中的震撼还没有退却,芦山地震又一次把全国人民带入了那个让人似曾熟悉却又悲伤痛苦的语境。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这是一次如此近距离的地震,不管是从时间上,还是从空间距离上。另一方面,这又是一场遥远的地震,因为大部分人并没有身处灾区,无法切身体会到灾难的无情、绝望的冲击、救援的紧张。通过媒体,这场地震对与那些远离灾区的人来讲遥远却又相近、间接而又直接、瞬间却又持久。  大多数人经历的是
学位
根据国家《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按中药、天然药物5类的研制要求,在治疗风寒感冒的传统中药荆芥穗药效筛选及其有效部位成分分析的基础上,研制了抗感冒中药新药-ST胶囊。
[目的]建立三七中人参皂苷和三七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不同药龄、不同月份生育期的广西三七中人参皂苷和三七皂苷的含量,找出在不同药龄、不同月份生育期中人参皂苷和三七皂
鼻康胶囊具有通窍止痛,清热解毒,活血化淤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等。经临床多年验证该方有较好疗效,本课题就其抗炎免疫作用及作用机理,进行了以下实验研究:通过小鼠RES吞噬功能、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小鼠DNCB所致迟发型超敏反应、小鼠免疫器官重量法等实验,观察鼻康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建立大鼠鼻炎模型并检测其脾NK细胞活性、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同时检测小鼠炎症组织中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的繁荣发展,我国新闻信息的传播载体也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传统的报刊杂志、广播电视逐步向互联网和手机媒体发展,数字技术的扩张和网络传播的完善在各种媒体之间掀起了媒介融合的趋势。本文综合了不同学者对媒介融合的定义,概述了媒介融合下的新闻传播状态以及我国媒体传播的现状,通过多维视角的研究,提出了新闻信息传播的新渠道。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网络传播  媒介融合概述  媒介
该文通过实地调查、采样,并采用生物学鉴定、血清学鉴定、电镜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等多种手段,对河南、山东地黄产区的病毒病原进行了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对地黄抗病毒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