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商丘穴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_y1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劳损性骨伤科病变,手工劳动者,尤以妇女好发本病,比如抱婴者,清洁工等群体,腱鞘炎患病率高且易复发,虽然不会有直接致命的风险,但是却会带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和极度痛苦,仍是不可忽视的严重病症。开展本临床试验研究,探索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治疗方法,拓宽临床治疗思路,为治疗该病提供更多的临床和试验依据。  方法:  以本人在所执业新北市新店区易丰中医诊所、与固定支持门诊的基隆市忠生中医诊所,新北市中和区的三大中医诊所、新北市中和区的世安中医诊所,以及桃园市大溪区的安泰中医诊所的门诊病患为本课题病例来源。必须以连续以本病症门诊连续治疗2个疗程,而且每个疗程连续治疗6次为限的患者,方为有效病例样本。把60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病例按照统计学要求分成2个组,每组有30例患者,局部取穴位和远部取穴加以结合,分为2个疗程,选用中国大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002年)制定疗效判定标准以及王文华、王恒斌等的《运用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分级记分标准》等成绩判定标准评价疗效。评价内容包括休息痛、患侧肿胀、压痛、握拳尺偏试验疼痛等4个项目做判定,并设定、制作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评价表,并且统计治疗效果。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年龄构成比、以及二者患病因素、病情严重分级上根据统计学检测,结果表明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疗程结束后,两种治疗方法在对患者症状改善上二者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在实验组30个病例中:治愈1例,显效10例,有效19例,无效0例;而对照组30个病例中:治愈0例,显效2例,有效24例,无效4例。  治疗前休息痛评分组间差异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P=0.451,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休息痛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评分组间比较不符合方差齐性检验(F检验),采用非参数Kolmogorov-Smirnov检验,P=0.236,P>0.05,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休息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差异比较,治疗前后差异经配对样本t检验,P=0.00,P<0.05,表明治疗前后休息痛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患侧肿胀评分组间差异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P=0.608,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患侧肿胀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评分组间比较不符合方差齐性检验(F检验),采用非参数Kolmogorov-Smirnov检验,P=0.998,P>0.05,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患侧肿胀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差异比较,治疗前后差异经配对样本t检验,P=0.00,P<0.05,表明治疗前后患侧肿胀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压痛评分组间差异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P=0.321,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压痛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评分组间比较不符合方差齐性检验(F检验),采用非参数Kolmogorov-Smirnov检验,P=0.388,P>0.05,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压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差异比较,治疗前后差异经配对样本t检验,P=0.00,P<0.05,表明治疗前后压痛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握拳尺偏试验评分组间差异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P=0.608,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握拳尺偏试验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评分组间比较不符合方差齐性检验(F检验),采用非参数Kolmogorov-Smirnov检验,P=0.586,P>0.05,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握拳尺侧偏压试验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差异比较,治疗前后差异经配对样本t检验,P=0.00,P<0.05,表明治疗前后握拳尺偏试验验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总积分评分组间差异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P=0.477,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评分组间比较符合方差齐性检验(F检验),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6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组内差异比较,治疗前后差异经配对样本t检验,P=0.00,P<0.05,表明治疗前后总积分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对两组功能的整体评估,实验组治疗前总积分为279分,治疗后总积分为116分,下降的总积分为163分,总平均由治疗前的9.300,在两个疗程后则降至3.800分,平均总差距是5.500分;对照组治疗前总积分为268分,治疗后总积分为154分,下降的总积分为114分,总平均由治疗前的8.933分,在两个疗程后则降至5.267分,平均总差距是3.666分。  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治疗前后的评分差距:在休息痛方面,实验组是<1.600±0.498>分,对照组是<1.100±0.305>分;在患侧肿胀方面,实验组是<1.067±0.254>分,对照组是<0.800±0.484>分;在压痛方面,实验组是<1.500±0.507>分,对照组是<1.067±0.254>分;在握拳尺偏试验方面,实验组是<1.267±0.450>分,对照组是<0.833±0.379>分;而以上四项的总和差距,实验组是<5.433±1.194>分,对照组是<3.800±0.925>分。在疗效方面:实验组样本30例,其中痊愈1例,占3.33%,显效10例,占33.33%,有效19例,占63.33%,无效0例,占0%,总有效率100%;而组样本30例,其中痊愈0例,0%,显效2例,占6.67%,有效24例,占80%,无效4例,占13.33%,总有效率86.67%  发现治疗后两组的各项积分和治疗前相比,皆有明显的下降但是实验组下降的积分以及平均分数皆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刺商丘穴远道取穴针刺法与局部取穴针刺法更能缓解患处腕关节休息痛、患侧肿胀、压痛、握拳尺偏试验疼痛。  结论:  两种治疗都是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有效方式,无论在改善患处腕关节休息痛、患侧肿胀、压痛、握拳尺偏试验方面,皆可见到效果,但是实验组的总体疗效更佳,一定程度而言,商丘穴针刺这种远处用穴位比单纯的手腕局部针刺的方法疗效更好。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PLGC的动物模型,使用金果胃康胶囊对PLGC模型大鼠进行干预,探讨金果胃康胶囊对PLGC大鼠HSP27及MAD2蛋白的表达,以及金果胃康胶囊对PLGC的作用机制,为金果胃康胶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alardegeneration,ARMD),是危及老年人视功能的眼底黄斑病变,是一种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并导致中心视力下降的退行性致盲眼病。随着人口
目的:研究益胃化瘀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过程中小鼠的一般状况、胃黏膜病理学改变的影响,及其对细胞信号转导通路HIF-1α及STAT3的调控机理。  方法:将50只健康小鼠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