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煤层气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煤矿瓦斯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我国主要含煤盆地均有较为复杂的构造演化史,煤体结构复杂,渗透性差,严重影响了我国煤层气资源商业化规模开发的全面展开。因此,针对我国煤储层特点,开展适合于我国主要含煤盆地的煤层气开发技术的工作势在必行。水力压裂技术是油气田资源开采技术在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移植,是当今国内外煤层气开发过程中最为经济、应用最广的储层强化改造手段,但鉴于煤储层条件的特殊性,该项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本文以沁水盆地南部樊庄和郑庄区块为目标区,在系统分析成煤地质条件以及储层物性的基础上,基于煤层气地质学、岩体力学、水力压裂、数值模拟的多学科理论,分析了水力压裂条件下煤储层内裂缝的破裂、扩展机制,构建了高煤级煤储层条件下煤层气井水力压裂的多裂缝数学模型,并根据模型对区内煤层气井的压裂效果进行了评价,对目标区煤层气开采的施工参数进行了优化。 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1)研究区垂直井压裂后形态主要是以多条垂直缝为主,伴有T型裂缝; 2)煤储层压裂过程中,滤失变化范围比常规油层大,滤失量较大,滤失主要发生在宏观裂隙中; 3)建立了适合研究区的高煤级煤储层水力压裂多裂缝模型; 4)研究区煤层气井压裂后形成的最佳裂缝长度应控制在135m~155m,缝宽为0.018m左右,而施工过程中泵排量的优化值应在6~8m3/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