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聚合物光栅电光特性的改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晶/聚合物光栅是通过全息干涉引发定域光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和液晶交替排列的光学器件。由于液晶具有光学各向异性和介电各向异性,在电场作用下,液晶层中液晶分子发生转动,液晶层的折射率得到调节,可以改变液晶层与聚合物层折射率的差值,从而实现衍射效率的电场可调谐性。可调谐的光栅在集成光学、光开关、可调谐滤波器、波分复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液晶/聚合物光栅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液晶与聚合物相分离的界面不够清晰,衍射效率较低,驱动电压V90过高,很难与集成驱动电路相匹配。这些成为困扰液晶/聚合物主动光学器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   本论文首先对液晶/聚合物光栅衍射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分子扩散动力学过程,通过对液晶和单体材料的选择,曝光强度的控制,使液晶的扩散速率与单体的聚合速率匹配,获得了相界面平滑的光栅结构,增加了光栅层间的有效折射率差,使衍射效率提高到80%,驱动电压V90为12V/μm。然后,通过添加含氟表面活性剂使光栅界面处聚合物对液晶分子的锚定作用下降,使光栅衍射效率提高到96%,驱动电压V90降低到7V/μm,光栅开关比达到260。最后,通过一次曝光法得到了形貌清晰的二维聚合物/液晶格子光栅,衍射级次达到4级。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使液晶/聚合物光栅器件更加接近实用化,为拓宽液晶器件的应用领域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从国内外公布的激光显示的可行性来看,激光显示是显示发展的趋势与潮流。激光电视采用激光作光源。激光不仅单色性好和色纯度高,而且在色度图上形成的色三角区域更大,因而有着比
LHCD(低杂波电流驱动)是以低混杂模式向托卡马克等离子体提供能量的微波系统。由于具有较高的驱动效率,其在等离子体电流驱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EAST装置上,低杂波系统
本文主要介绍了和Lac基因有关的转录调控,重点分析了CRP在其中的作用。论文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实验体系的设计和构建实验体系所用到的各种分子生物学技
X射线微探针技术具有可以定量分析、检测信噪比高等诸多优点,它在微区微量分析中是一种不可代替的技术,在地矿、生物医学、材料、环境等众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X射线聚焦组
大功率、高光束质量脉冲全固态激光器(DPL)在国防、工业加工、科学研究等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获得高功率、高光束质量全固态激光输出是激光技术研究的基础问题
采用提拉法生长了不同浓度的Er3+离子单掺、Yb3+离子单掺、Er3+/Yb3+离子双掺及纯的Li6Y(BO3)3(LYB)晶体。   利用X射线单晶定向仪和偏光显微镜确定了晶体结晶学主轴与光
近几年来,宇宙大尺度结构的观测和宇宙微波背景各向异件的探测都支持在宇宙的早期曾经存在一个短暂的加速膨胀阶段,Ia型超新星的数据分析表明目前宇宙又一次处于加速时期,具有负
DNA的弹性力学性质在许多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DNA的复制、基因的表达及D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起着关键性作用。在DNA的复制过程中,由解螺旋酶(helicase enzyme)在复制起点双向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ertical Cav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s,简称VCSEL)同传统的边发射激光器(Edge Emitting Laser简称EEL)比较具有阈值低、二维集成度高、光束发散角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