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代RGCs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和阿克苷对RGCs体外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观察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l98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临床上,眼科多种疾病的病理改变均为视网膜的供血不足,进而造成视神经节细胞(RGCs)的损伤及其轴突的损害,并最终以RGCs的凋亡为主要表现。目前临床对造成RGCs凋亡的疾病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迫切需要有效的新方法、新手段。体外培养原代RGCs是研究多种眼科疾病常用的方法,可对疾病发展、转归和用药情况、发生机制进行很好观察、研究。阿克苷(Acteoside)是一种天然多酚类物质,属苯丙素苷类(phenylpropanoid glycosides PPGs),为云南苦丁茶的主要成分,含量达2.1%。该植物分布于云南东北昭通地区海拔1000一1500米的亚热带阔叶林区,是该地区的特有经济作物,物廉价美。近年来,诸多文献报道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天然多酚类物质阿克苷,对于急性缺血性中枢神经元损伤、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元变性均具有较强的神经保护作用。同时也有研究报道在动物模型上观察到阿克苷对视神经夹持损伤的RGCs有保护作用。为了进一步对阿克苷的视神经保护作用进行观察研究,我们进行该实验,力求能为临床带来新的治疗思路。目的体外RGCs培养模型的建立,以此为依托观察阿克苷对RGCs损伤的保护作用。1、建立正常体外SD大鼠RGCs培养模型2、建立体外低血清培养SD大鼠RGCs损伤模型3、阿克苷对体外正常培养SD大鼠RGCs安全性观察4、阿克苷对低血清所致SD大鼠RGCs损伤的保护作用观察方法1、第一部分建立正常体外SD大鼠RGCs培养模型:取材出生1-3天的SD乳鼠16只视网膜组织,经0.2%胰蛋白酶(终浓度)消化,制成细胞混悬液,接种于培养板中,在37℃,5%CO2条件下培养,第72小时第一次对细胞培养液进行1/3更换,并加入阿糖胞苷(终浓度lOumol/L)抑制杂细胞,第96小时观察细胞形态、进行Thyl.1特异性荧光染色鉴定并计数,确定细胞类别、计算细胞纯度。2、第二部分低血清培养SD大鼠RGCs损伤模型建立:取用第一部分建立的正常体外RGCs培养模型,设定6个血清浓度梯度10%,7.5%,5%,2.5%,1.25%,0%,进行细胞培养。于培养12h、24h对细胞形态进行观察,并使用WST-8(cck-8)方法检测细胞活性。3、第三部分阿克苷对体外原代培养SD大鼠RGCs的安全性观察:取第一部分建立的正常体外RGCs培养模型,设定6个分组——A组(不加药组)、B组(5mg/ml)、C组(3mg/ml)、D组(1mg/ml)、E组(0.5mg/ml)、F组(PBS组),按照1:50的体积比分别加入常规培养液、相应浓度阿克苷、PBS,在24h、48h分别对各组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计数、WST-8(cck-8)方法细胞活性检测。4、第四部分阿克苷对低血清所致SD大鼠RGCs损伤的保护作用观察:取材出生1-3天的SD乳鼠32只,使用第二部分方法12h建立体外低血清RGCs损伤模型;使用第三部分所得1mg/ml阿克苷浓度,加入低血清损伤RGCs模型中,分别在加药作用12h、36h对各组细胞进行如下观察(1)光镜下形态学观察(2)电镜下细胞微细结构的观察(3)WST-8 (cck-8)方法细胞活性检测(4)免疫组化染色、细胞计数(5)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GAP-43、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第一部分取材所制备单细胞混悬液密度3.0×106/ml,接种当时光镜下见细胞单个、分散、密度均匀;从接种到生长7天,细胞都呈正常生长迹象,轴突长出、拉丝成网;Thy1.1特异性荧光染色鉴定为RGCs,结合DAPI核染色计数,RGCs所占百分率: 92.3%。2、第二部分不同浓度血清培养观察:(1)不同血清浓度培养12h、24h光镜下观察:正常生长形态RGCs随血清浓度降低而减少、细胞数量也出现减少趋势,肉眼可见凋亡形态;(2)WST-8 (cck-8)细胞活性检测:培养12h和24h时,2.5%,1.25%,0%浓度组细胞活性降低明显(p<0.05):而5%、7.5%及10%血清浓度组细胞活性未见差异(p>0.05)。两个时间点比较,各组细胞自身比较活性无差异。3、第三部分按照等体积比(1:50)加用不同浓度阿克苷观察:(1)免疫组化染色:加药后24h B组(5mg/ml)细胞的着色程度较其余组浅;48h B组(5mg/ml)细胞的密度较其余组低;(2)免疫组化细胞计数:加药24h,各组间均无明显数量差异(p>0.05);加药48h,B组(5mg/ml)细胞减少(p<0.05);(3)WST-8 (cck-8)细胞活性检测:加药24h和48h,B组(5mg/ml)细胞活性均减低(p<0.05),其余组无明显差异(p>0.05)。4、第四部分1mg/ml阿克苷按照1:50体积比加入低血清RGCs损伤模型中作用12h、36h(1)光镜下观察:不加药组和PBS组的正常生长形态RGCs少见,加药组RGCs正常形态明显、轴突增多;(2)电镜显示:不加药组和PBS组均显示线粒体空泡、细胞膜及核膜皱缩不光滑、微细结构不易观察到;加药后随时间增加,细胞膜及核膜的光滑度、完整性改善、胞内空泡减少,部分微细结构明显;(3)WST-8 (cck-8)细胞活性检测:加药12h和36h,细胞活性均有提高(p<0.05);并且,随用药时间增加,细胞活性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4)免疫组化染色——加药组细胞着色较深;免疫组化细胞计数——随时间增加,加药作用使RGCs数量增加(p<0.05);(5) 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蛋白相对表达量:a. GAP-43相对表达量:加药12h、36h,GAP-43蛋白量都有增加(p<0.05);而且两个时间点比较GAP-43的蛋白量也是增加的(p<0.05)。b. Bcl-2相对表达量:加药12h、36h,Bcl-2蛋白量都有增加(p<0.05);而且两个时间点比较Bcl-2的蛋白量也是增加的(p<0.05)。c. Bax相对表达量:加药12h、36h,Bax蛋白量都有下降(p<0.05);而且两个时间点比较Bax的蛋白量也是下降的(p<0.05)。d. Bcl-2/Bax值:12h时间组,不加药组为0.964979,加药组为2.061404,加药组/不加药=2.14;36h时间组,不加药组0.977391、加药组4.052812,加药组/不加药组=4.15。加药组在两个时间点,Bcl-2/Bax值均大于1,并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反映Bcl-2的相对量超过Bax,提示细胞对凋亡的抵抗性增强。结论1、Thy1.1特异性鉴定表明培养细胞为RGCs,结合DAPI染色计数显示RGCs占比率为92.3%,体外培养RGCs模型成立。2、通过利用改变完全培养基的配液成分,模拟细胞生长微环境的变化,经过形态学观察和细胞活性的检测,确认1.25%胎牛血清培养12h,低血清培养RGCs的损伤模型成立。3、通过对RGCs活性及数量的测定,最终确立加入体积比1:50时,0.5mg/ml、 lmg/ml、3mg/ml的阿克苷浓度是具有安全性的。4、通过细胞形态、微细结构、细胞活性、免疫组化染色计数观察,以及GAP-43、Bcl-2、Bax蛋白表达量的检测、Bcl-2/Bax比值的变化来看,几方面的结果都相互符合,具有一致性,证明阿克苷在低血清造成的RGCs损伤模型中对RGCs具有保护作用,不仅对轴突的再生起到作用、对细胞的对抗凋亡的抵抗性也有增强。
其他文献
以河南薯蓣为主要原料,大豆蛋白为辅料研制代餐饼干。基于单因素实验,选烘焙时间,烘焙温度,薯蓣含量三个自变量,并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优化设计试验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是在剥去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外衣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以自我意识为基点,而马克思则是从现实出发的,也因此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种概念式的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气肥"是农民朋友给碳酸氢铵取的绰号,是一种含氮量17%以上的化学肥料,不仅能给庄稼的生长提供养料,还能当农药用,防治庄稼的许多病虫害,一举两得。其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下,冶金行业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进一步推动冶金行业的创新,需要对冶金机电设备进行分析,冶金企业须遵循基本的原则,实施预防性养护,并定期或不定期的实现机
课堂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有着最直接和密切的联系,它是决定学生发展的潜在因素,任何想提高教学质量的教育者都不可忽视它。鉴于此,本研究首先考察常熟市某高中部分高三学生对实
目的:探讨IL-37与IL-18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特发性肺纤维化组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共73例,采
显德汪煤矿进入二水平深部开采后地应力显著增大,矿压显现剧烈。通过应力解除法对该矿1291工作面进行地应力测量,确定了区域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并分析了地应力分布规律和特点。
长期以来人们对美育的误读,以及对美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导致高校部分大学生审美能力缺失,审美境界不高。分析了高校美育的现状,提出了加强美育的对策:正确认识美育的作用,加
电力系统的建设,需要重点关注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工作,在保证电力运行稳定状态的同时,维护整体电力系统的输配电稳定性。而这一内容,不仅影响着整体电力体系工作的技术性发展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