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东道诸王及其后裔所属部众历史研究

被引量 : 45次 | 上传用户:zxtx00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对13—17世纪蒙元东道诸王及其后裔所属部众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全文分四章。第一章,主要叙述了在大蒙古国建立过程中成吉思汗诸弟所立功勋;大蒙古国的分封制度以及东道诸王兀鲁思的形成;北元前期的东道诸王后裔部众历史概貌。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别里古台兀鲁思的性质、斡赤斤和合撒儿兀鲁思的地望及其界线、东道诸王与忽必烈政权的关系、元末明初东道诸王后裔部众的情况及其与北元汗廷的关系、北元中期东道诸王后裔势力与蒙古政局等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第二章,主要涉及嫩科尔沁与察哈尔的关系和嫩科尔沁归附爱新国的过程;嫩科尔沁十扎萨克的初设及其演变;17世纪30年代嫩科尔沁牧地变迁;七台吉、扎赉特部之“叛逃”事件等内容。利用满蒙文档案考证出1629年爱新国在嫩科尔沁初次设立十扎萨克和首任各扎萨克。对1630年嫩科尔沁从嫩江流域迁徙到西拉木伦、辽河以北的原因及其牧地变迁作了全新的研究。认为1634年所谓“噶尔珠塞特尔”事件应称为七台吉、扎赉特部“叛逃”事件。 第三章,对16—17世纪中叶的合撒儿、哈赤温后裔所属阿鲁诸部历史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阿鲁诸部及其统治家族;1630年林丹汗征讨阿鲁部事件和阿鲁科尔沁、翁牛特等部归附爱新国的过程;17世纪30—40年代的阿鲁诸部的住牧地变迁等问题。其中对1630年林丹汗征讨阿鲁部原因、经过和影响进行了全面探讨,大体指出了17世纪30—40年代阿鲁诸部的住牧地。 第四章,专门研究了16世纪后半至17世纪中叶别里古台后裔所属部众阿巴噶、阿巴哈纳尔部历史的几个问题。在探讨阿巴哈纳尔、阿巴噶部与喀尔喀的关系时指出:大约在16世纪上半叶,作为“阿鲁蒙古”之一的别里古台兀鲁思已经分裂为阿巴哈纳尔和阿巴噶两大部分。阿巴哈纳尔在其首领诺密特默克图汗死后不久就沦落为喀尔喀的属部,而阿巴噶则在17世纪30年代前一直保持着相对独立地位。否定了阿巴噶、阿巴哈纳尔参加了1627年“赵城之战”,考证出阿巴噶作为林丹汗的同盟军参加1628年的“挨不哈之战”的史实。在探讨阿巴噶与阿鲁喀尔喀关系时,对阿巴噶投靠车臣汗部的时间背景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1629年阿巴噶首领杜思噶尔与爱新国秘密达成了“政体合一”的协定,因此于1630年遭林丹汗征讨。因其南下之路被截断,不得已转投阿鲁喀尔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
区域产业发展科技支撑能力是一个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对区域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有资料中对区域产业发展支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比较缺
综合分析评价了长江流域城市的生态环境态势与问题。城市水环境依然恶化,特别是城市内河道、湖泊水质多污染严重。城市大气污染仍是加重趋向,一些特大城市汽车尾气污染上升,城市
《论语》自汉代以来,诠释之书多不胜数,杨伯峻《论语译注》是现代译注古代典籍的成功范例,本论文从文献学的角度对杨氏《论语译注》一书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对其诠释
手外伤患者大部分会合并肌腱损伤,而肌腱粘连是肌腱修复术后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对术后患者手功能的恢复有着较大影响。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有关预防术
文章通过对几种自动喷墨编码机的工作原理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分析,同时结合工业炸药产品生产的特点和要求,最终选择了合适的喷墨编码机,实现了在工业炸药产品包装上的自动编码,并提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适应产业发展,国家与地方政府出台若干法律法规来规范电影产业发展。首先分析了目前电影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隐忧,然后梳理了中
<正>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中的饲料霉变是全球面临的难题,中国也因此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霉菌毒素含量过高的饲料是不安全饲料,最受关注的霉菌毒素包括了黄曲霉毒素(AFB)、
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许多人指责跨国公司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血汗工厂生产产品、雇佣童工、破坏环境和进行跨国界的商业贿赂,有关
针对辽西北土地资源特点和利用现状,分析指出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农业生态学原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