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良绘画研究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 |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sarge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期女画家潘玉良的绘画艺术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潘玉良以及潘玉良绘画的研究热潮随着“民国热”逐渐兴起。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戏剧化演绎的潘玉良与原型相差较大,对潘玉良的认知也存在欠妥和不实之处,对其艺术成就和绘画水平方面的研究存在或多或少的过誉和拔高。本文旨在通过对潘玉良作品图像、所处时代背景文献的梳理,对其绘画艺术的成就与价值给予客观的分析,最终确定潘玉良作为女性画家在民国、乃至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地位。本文对以往某些有待商榷的观点予以讨论,对学术界没有关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考察。归纳并研究其绘画题材,从绘画本体出发,分析其绘画作品的线条、笔触和色彩的技法特点,并对其中最具特点也是为数众多的女人体画进行重点研究,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说明其在“女人体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文中对潘玉良绘画风格形成的原因分析,有以下三点:一、潘玉良身处二十世纪初期女性解放的潮流中,追求独立自由的女性意识是其绘画风格形成的基础;二、潘玉良对女人体题材的钟爱和绘画作品反映出的“男性”与“女性”气质共存的局面,是因为潘玉良人生经历导致其对男性权威的认可,但无法逃避女性身份,其在身份的认同和观看角度上是矛盾的;三、在中、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潮流的影响下,潘玉良绘画作品带有学院派、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的烙印,而晚期作品以白描、彩墨画闻名。在肯定其历史意义与价值的同时,也对其绘画艺术的不足、局限性及其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将潘玉良现象放置在民国美术的整体环境中进行研究,重点在于其绘画创作中“东方情调”的表现与启示,在整个民国美术中的积极演化,从而做到对潘玉良绘画艺术的准确定位。
其他文献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商务模式,改变着人们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进行商务活动的新模式,特别是在近年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是网络的开放性与共享性导致了电子商务
万载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以抓产业优势、调信贷结构、促经济转型为切入点,深化金融服务,促进金融改革,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和探索中,取得了积极成效。
2018年是改革开放第40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消费、投资、出口作为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进一步实现消费引领经济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新家庭模式的出现,养老院等新兴“社会养老”形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欢迎。养老院硬件设施虽然起到关键作用,但是其中护理人员更是养老院的灵魂
<正>赫尔丹娜(米兰时装周中国首席代表):我们要尊重文化很多年来中国没有奢侈品,因此人们有一种急切的渴望来填补这种空白,渴望就会带来需求。首先提升服装产业本身需要文化,
期刊
国内房地产行业,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产生,在短短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取得了飞速发展,为防止行业发展过快,积聚的泡沫过高,房地产行业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并不断发展,就必须调整策
2002年,赤峰市翁牛特旗35hm2水稻通过国家有机食品检测认证,并取得了有机食品使用证书。总结了有机大米的主要生产技术内容,指出了基地的选择和转换方法。提出了轮作、肥料的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构建了混合式大学英 语教学模式,并试图发现该模式能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64名被试为期-学年的混 合式教学实践结
新历史主义把文本写作、阅读、传播看作是受历史决定并影响历史的文化活动形式,它努力还原文学文本最初的历史境遇,同时受制于特定历史时代的意识形态并保持鲜明的文体意识,
当前社会环境下,高中阶段学校学生整体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高中生心理压力源自家长、源自学生自己、源自学校、源自社会,家长对自己孩子成长的期骥,学生自身的成才愿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