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MI影响胃癌淋巴结转移率的因素研究

来源 :延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you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在国际上胃癌发病率相比于身体其他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趋于平缓,甚至已呈现下降趋势。但在我国,尤其是我国农村地区胃癌发病率及病死率仍居前列,并且因其发现晚、预后差、患者晚期生活质量差等特点,一直是人们谈之色变的恶性疾病。淋巴结转移状态作为评估其预后的一项重要因素,多年来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内容。为减少或避免TNM分期中N分期在评估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疾病分期中的分期偏倚,淋巴结转移率(Metastatic Lymph Node Ratio,MLR)的r N分期(以淋巴结转移率高低为标准来制定的胃癌分期方法)在被提出后也在国内外经过大小样本被验证可以评估患者预后,并且相关研究发现淋巴结转移率越高,患者远期预后越差。在前期研究中我们所获得的结果与上述观点是一致的。肥胖作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已被证实是直肠癌、乳腺癌等恶性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肥胖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率的关系目前还存在争议,衡量人体胖瘦的指标--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是否具有相关性?本研究将基于BMI展开对影响胃癌淋巴结转移率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探究哪些因素会影响胃癌淋巴结转移率高低,并分析BMI对淋巴结转移率及淋巴结检出个数的影响,以此为手术及治疗提供参考,降低淋巴结转移率。研究目的:1.研究影响胃癌淋巴结转移率的相关因素;2.研究不同BMI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率的关系,讨论BMI对胃癌患者淋巴结检出数目的影响。研究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整理2013年4月-2020年2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胃肠疝外科行胃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收集内容包括:患者基础资料(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辅助检查资料(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手术资料(手术时长)等。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所获得的患者病理因素进行截点值计算;研究影响胃癌淋巴结转移率单因素分析时采用χ~2检验,对于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意义者,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患者不同BMI在阳性淋巴结数目及检出淋巴结数目差异时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研究BMI与胃癌患者淋巴结检出相关性。研究结果:1.根据ROC曲线下面积计算出年龄的截点值为≤55岁,肿瘤直径为≤4cm,手术时间为≤157min。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BMI、手术时长、胃大部切除范围、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脉管浸润是影响胃癌淋巴结转移率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有无腹部手术史、肿瘤发生部位则不是影响胃癌淋巴结转移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BMI、肿瘤直径、浸润深度、脉管浸润是影响胃癌淋巴结转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3.本研究中在检出淋巴结数目充足的情况下,不同BMI在淋巴结转移率中的差异主要是受淋巴结阳性数目影响。4.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从患者整体水平来看,体质指数可以影响胃癌患者术中淋巴结检出数目,BMI越高,检出淋巴结数越少。结论:1.患者BMI、手术时长、胃切除范围、肿瘤直径大小、肿瘤分化程度高低、肿瘤浸润深度、有无脉管浸润是影响胃癌淋巴结转移率高低的危险因素,患者BMI、肿瘤直径、浸润深度、脉管浸润更是影响胃癌淋巴结转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2.本研究中正常范围内BMI者较非正常范围内BMI者出现高淋巴结转移率的概率更大。术前体质指数可影响术中淋巴结检出,BMI越高者淋巴结检出越偏少。在术前评估患者淋巴结转移状态时参考影响淋巴结转移率分期的高危因素,在规范手术的前提下,提高阳性淋巴结检出率,改善患者预后。
其他文献
伴随当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发展,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全面风险管理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在社会的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其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法治建设步伐,提升企业风险应对能力,改善公司的运作水平。目前,我国经济逐渐过渡到经济放缓与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市场中企业的经营生存环境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我国于2006年06月对于风险管控问题出台了专门性的文件规定,要求各大央企积极实践,系统落实
学位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高考制度开始全面改革,新高考改革后,高中不再区分文科和理科,地理科目由必修改为选修。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学生要提高地理成绩,在地理科目取得高分,对习题不能忽视,对习题中的错题更不能忽视。地理习题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帮助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了现有研究中学生解题错误的分类方法,并以地理知识和地理
学位
复杂海洋环境下的散射回波与SAR成像研究在海洋遥感、海洋资源探索、目标的探测识别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SAR作为一种高分辨率的微波探测设备,具有在复杂环境下获取目标二维图像信息的能力,通过解析复杂海洋环境的SAR图像帮助人们充分理解海洋的复杂散射机理,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复杂海洋环境中的海面电磁散射、海面SAR成像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及电大尺寸海面的大斜视SAR成像的仿真问题,建立了高海况下的电磁散射模
学位
广义L-拓扑空间被提出至今已有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初步构建了广义L-拓扑空间的理论框架,但至今尚未有人研究广义L-拓扑空间中某些特殊的紧性和弱分离性,由于紧性与分离性是拓扑空间中的重要特征,因此本文基于L-拓扑空间中紧性和分离性研究,采用文献分析、类比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广义L-拓扑空间的几类紧性与分离性进行了讨论.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讨论了广义L-拓扑空间中的广义几乎良紧性、广义几乎可数良紧
学位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属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鲤形目(Cypriniformes)鳅科(Cobitidae)鳅属(Misgurnus),为底栖鱼类,在全国各地天然淡水水域中均有分布对环境适应性强。菲(phenanthrene,PHE)是一种典型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对水生生物具有极高毒性,可能会对水体环境造成长期污染。然而,目前有关PHE对泥鳅的毒
学位
Na,Mg,K,Ca,Mn,Fe,Zn,Ni,Cu,Co和Mo等生物金属对于生物体的生存和生长是至关重要的,可参与多种生理代谢活动。铁作为一种必需元素,几乎被所有的病原菌和它们的哺乳动物宿主所需求,铁可作为众多细胞蛋白的辅助因子参与多种过程,包括DNA合成和修复、细胞呼吸、生物降解和生物合成途径以及转录调控。病原体想要成功感染宿主,就必须获得铁。然而,在有压力的宿主环境中,由于宿主体内的某些蛋白质
学位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快速发展,我国产业结构面临战略性调整,对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方向提出了新要求。为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我国的教育模式亟需创新,积极探索实践教育的发展路径,不断丰富教育形式。本文首先探讨了实践教育的内涵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以"厦门模式"为例深入分析了我国实践教育创新发展路径。"厦门模式"作为实践教育发展的创新成果,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特别地,本文深入讨论
期刊
L-模糊拓扑线性空间是一类以模糊性为背景,将拓扑结构与线性结构有机结合起来的拓扑线性空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直觉模糊超拓扑空间作为超拓扑结构在直觉模糊背景下的推广,现如今已经渗透到了人工智能、决策分析等多个领域.本文通过文献分析、类比推理等研究方法主要研究了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在线性空间上利用L-模糊半连续映射定义的L-模糊半拓扑线性空间,二是在直觉模糊超拓扑空间中引入了直觉模糊超R-开集,并对
学位
Cahn-Hilliard方程作为一类重要的反应扩散方程,能够用来解释自然界中多种扩散现象.本文研究了具有惯性项的Cahn-Hilliard方程吸引子存在性问题.对于不同条件下的非线性项f,使用适当的方法证明方程吸引子的存在性,具体内容为:首先,研究了具有惯性项的Cahn-Hilliard方程的拉回吸引子.在非线性项满足正则性条件,外力项与时间无关的情况下,运用Faedo-Galerkin方法得到
学位
算子半群理论是经典算子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主要利用算子半群理论的研究方法及n阶α次积分C半群的相关特征,研究了n阶α次积分C半群的指数公式,其次论证了n阶α次积分C半群的紧性、扰动的指数有界性及逼近等相关理论,完善了n阶α次积分C半群的相关结果,丰富了算子半群理论的研究内容.本文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讨论了n阶α次积分C半群的指数公式.探讨了n阶α次积分C半群与其预解式的关系,并结合n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