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务微博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传播策略研究--以长生生物疫苗事件为例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minsi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剧烈转型的当下,社会阶级矛盾的导火索越发易被点燃。频频发生的重大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向我们展现了社会矛盾的难以把控性,这就对政府提出了相较以往更高的应对要求。因此,积极参与互联网的政务治理,是政府部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策略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政府在如何利用新媒体妥善处置网络舆情、引导网络舆论并利用互联网手段化解社会危机,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增强政府的权威性上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如何优化完善政务微博这一互联网执政手段,同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的落脚点在地方政务微博,这主要考虑到只有公共危机事件所在地的政务微博才能与突发性公共事件建立起强相关性。互联网时代公民法律意识越发普及,问题的责任声讨也会确切落到具体相关部门身上,地方政务微博自然首当其冲。但地方政务微博是政务微博里的一个子集,凡是地方政务微博适用的原则政务微博同样适用。本文的研究主体为地方政务微博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策略研究,以长春长生生物疫苗事件作为具体案例,通过对该事件相关的七大地方政务微博的应对策略进行分析,以此解析地方政务微博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应对表现。进而总结地方政务微博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应对表现与特点,和探究政务微博的在面对危机舆情事的有效运营策略。
  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相关背景进行梳理,在对微博时代公共危机传播的新机遇与新挑战进行梳理后,过渡到政务微博应对公共危机事件会遭遇的困难与挑战,论文前面部分主要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综述法;而后采用定量分析和内容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办法,对长生疫苗事件中的七大地方政务微博的应对策略进行分析,这部分的研究涉及政务微博的信息发布形式、信息发布时间与数量、议题分析、互动效果分析和应对效果分析。最后用危机公关5S原则分析七大地方政务微博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应对实践发现,地方政务微博存在反应滞后,跟进不足、缺乏用户视角,难以把握民意、缺乏有效互动,账号人设不强和系统运作意识参差不齐的现状。基于此,再提出完善地方政务微博公共事件危机传播能力的建议。
  全文共分为四章:绪论;公共危机事件视野下政务微博发展现状研究;地方政务微博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应对研究——以长生疫苗事件为例;地方政务微博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中的思考与总结。
其他文献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抗日战争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其媒介记忆也一直是巩固国家政权合法性、培养公民爱国情感的典型素材。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抗日战争的记忆权力不再只由政府掌握,而是过渡到与民间大众的合力中。官方记忆的权威性由此受到冲击,甚至是被重写和篡改。因此,研究互联网时代里民间记忆社群如何书写抗日战争的媒介记忆,是一个亟待关注的时代议题。  所以,本文聚焦于“抗日战争”这段重要的民族历史记忆,
学位
作为我国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出版及基于数字出版发展的知识服务已成为出版业的创新点和重要经济增长点,专业出版社在数字出版领域发展知识服务已是大势所趋。本论文以案例分析的方式系统梳理国内、国外专业出版社数字出版知识服务的发展现状,查摆我国专业出版社知识服务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间存在的差距,强调指出我国专业出版社在数字出版领域发展知识服务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专业出版社发展知
边缘身份是身份研究中的特殊关注群体,城市边缘身份则是体察城市群体身份结构变动以及秩序关系的切人口。虽然边缘身份的建构基础,依然是自然条件、生理条件等相对稳定的因素,但是,大众媒介作为意义建构的平台,它在边缘身份的建构和塑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身份建构的实践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途径。  本研究从福柯的权力与话语理论出发,将上海市外卖骑手作为具体的实证研究对象,对城市边缘身份在媒介话语中的建构缘起和过程
学位
昆曲作为世界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并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本研究从昆曲受众的视角出发,采取案例分析法与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昆曲所承载的文化记忆在现代家庭中的传承路径与方式,以及昆曲能否为现代家庭的成员建构起身份认同、重构家庭的亲密关系。  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研究缘起、文献综述、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部分阐述昆曲的发展历史,并通过对昆曲经典剧目
学位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着信息传播的方式。可视化的出现带来了新颖的呈现形式,也影响了人们阅读和思考的习惯。数据新闻以数据为新闻来源,以可视化为呈现方式,是这两种热潮下的产物,是顺应时代的浪潮,也是媒体内部变革的需要。  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数据新闻在新闻实践中迅速占得一席之地,可视化的呈现形式也因其利用人们对图像的快速识别能力减轻受众认知难度而备受瞩目。这种生产方式的变迁必然会在
学位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大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从纸质媒体转向了更丰富的媒介。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政府部门纷纷设立“两微一端”,以期扩大传播范围,更好地实现信息发布和民生服务功能;纸质媒体也纷纷开始向新媒体转型,尝试在多个平台,引入多种媒介,走媒体融合的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政务新媒体不断推陈出新,紧跟时下热点积极引导舆论、提供信息,在形式上也不断尝试,吸引用户关注;但与此同时,也有部
学位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网络信息超载、爆炸的时代,移动互联网技术一方面拓展了人们获取和阅读信息的可能性边界。随着中国经济成熟化,中产阶级群体不断壮大,人民总体文化消费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创作者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及视频网站等平台试水“自媒体”,大量消费者为视频、图文、音频、直播等形式多样的知识产品付费,知识付费正在成为大众生活的关注焦点。  著名自媒体吴晓波频道在知识付费行业以财经领域为细分,经过多年耕
学位
随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二十年的大发展,大众投资者的高涨热情和专业金融素养不足的矛盾逐渐暴露,投资者教育工作亟待强化。财经媒体作为资本市场和中小投资者的链接者,在发挥投资者教育作用上具有天然优势,同时作为社会的瞭望哨、守望者,我国财经媒体理应在投资者教育这一领域承担重要的职能和责任,以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社会稳定。这不仅是媒体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也对媒体树立公信力具有更为实际的意义。  本文研究三大证
学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传播的研究文献虽然在不断增多,但是从传播效果研究出发,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播的综合性探究十分匮乏。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一种动态的、活态的传承,最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形式主要以人为载体进行口传心授、收徒授友为主。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被发掘于广大县域的草根文化,其本身具有层次水平较低,内容质量参差不齐,遗产
见义勇为这一传统道德观念正在受到越来越多负面因素的挑战。距离“彭宇案”的发生虽然已经过去十二年,有关当年这一案件的事实真相也早已真相大白,但自此以后有关“扶不扶”的讨论却从来没有停止,这不仅成为萦绕在国人心中的道德难题,也成为考验当下中国社会道德状况的“试金石”。自“彭宇案”后,从2006年到2018年,“小悦悦事件”、“郑州李凯强案”、“天津许云鹤案”、“淮南女大学生扶老人被讹“等等案件都先后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