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技术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rui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区域地理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自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在2003年第一次被纳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以来,GIS教学手段有效地提升了高中地理教学的生动性,同时也提高了区域地理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在总结了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特征、GIS技术应用于高中区域地理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ArcGIS教学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将GIS应用于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教材内容的三个部分:区域差异,区域资源、环境和区域开发与整治。本研究采用比较、案例、实证法等教学方法进行分析,针对区域差异、区域资源、环境和区域开发与整治等教学内容提出了合适的GIS教学方法和GIS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具体建议。取得成果如下:第一,本文对鲁教版教材必修三“区域差异,区域资源、环境和区域开发与整治”运用传统地理教学方法时所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GIS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是可行的和必要的。在区域差异教学中,传统地图不利于师生灵活利用地理数据,从而影响学生对区域差异特征的认识;在区域资源、环境教学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传统地理数据及时更新困难,学生难以理解区域环境概念;在区域开发与整治中,传统地图信息量有限,学生难以全面、直观比较和认识区域开发与整治问题。GIS具有直观、客观、可展示性、操作性强等特点,充分证实了GIS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是必要的,且具可行性。第二,本文对GIS教学方法具体应用于鲁教版教材必修三“区域差异、区域资源、环境和区域开发与整治”教学内容进行了探索,总结了GIS技术适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方法。本文利用GIS的教学方法如视图操作、数据管理、查询分析,让学生能够直观观察地理数据,帮助学生培养地理定性定量分析思维。在区域差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GIS的查询统计和制作不同的专题地图来对比我国三大自然区;在区域资源与环境教学中,主要是利用GIS的显示图层注记、图层的放大缩小、插入超链接图片等功能来对我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进行分析和提出治理措施;在区域开发与整治中,主要是利用GIS的超链接视频、图层控制等功能来对我国珠三角地区的开发和整治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较好的区域开发与整治的总体思路。
其他文献
政府实施经济管制中,在管制立法、执法、监督等环节都存在大量成本,该文试图对管制的成本收益做出制度经济学分析,并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成本收益分析法做出评价,提出可以通过运
“人类最大的残疾是心灵的残疾。”由此引伸,人类最大的危险不在于战争危机,而在于道德的堕落。因此,人文精神的滑坡可能会导致人类毁灭性的灾难。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
新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理念,把地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实验、合作、探究来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成因分析以及合
在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的皮具行业中有这样一群特别的工人,他们活跃于政府规范管理的日薪劳务市场中,雇佣关系只在短期(多为当天)内存续,凭借经验和技术与用工者讨价还价,通常获得高于长期进厂工人的计件单价。2008年以前,狮岭镇皮具产业主要依靠国外订单发展经济,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国际经济形势下行,国外订单骤减,狮岭镇皮具产业因经营不善问题导致资方卷款逃逸的事件频发,这致使工人的收入安全得不到保障
目的:研讨股四头肌麻痹时的步行代偿机制。方法:采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和气体代谢测定系统, 以单腿股四头肌肌力<2级的儿麻患者作为膝关节控制障碍的病理模型(实验组),与正常
会议
本文研究多渠道背景下适合企业发展的营销协同策略。结合实体门店与在线商店的多渠道模式已经成为全球企业发展的趋势,但多渠道制造商线上线下协同效应与稀释效应并存,如何通
结合城乡规划法实施后武汉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探索和规划管理实践,回顾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探索了规划分层编制和管理的创新模式,
在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中,常州市结合自身实际,对控规的编制内容、深度、方式等进行积极创新,探索建立了以"6212"为重点控制内容的编制方法,并首次使用了新开发的控规软
钎杆是井下凿岩工作中消耗量最大的零件,是重要的“传力系统”,其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一直是人们最关注的性能指标。钎杆的工作状态极其复杂,在恶劣的环境下,既要受到活塞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