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性激素对大鼠正畸牙齿移动中牙周组织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佳木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eo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雌、雄激素对大鼠正畸牙齿移动中牙周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建立雌、雄激素缺乏的动物模型并进行实验性正畸牙齿移动。 材料方法:本实验选用健康的40只雄性Wister大鼠,体重240±10克,随机分成去睾丸组(ORX)和非去睾丸组(A组),每组20只;40只雌性Wister大鼠,体重230±10克,随机分成去卵巢组(OVX)和非去卵巢组(B组),每组20只,每组再分为1、7、14、21天组,每组各5只。利用睾丸切除术、卵巢切除术造成雄、雌激素缺乏,对大鼠进行正畸牙移动研究。通过矫治加力装置使大鼠上颌第1磨牙前移,使用显微测量仪测量牙齿移动距离,测量四组不同时期牙齿移动的距离,并做统计分析。取加力后上颌颌骨组织并进行组织学观察。在处死前第14、13天和第3、2天行骨荧光标记,同时取左侧胫骨近端行骨组织,初步观察了雌、雄激素缺乏时正畸骨改建特征。通过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对骨组织切片进行分析,比较两者之间的骨代谢的变化。 结果:胫骨的骨形态计量测量结果显示:(1)OVX组和ORX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骨组织形态计量学静态参数指标均减少。OVX组和ORX组比较,骨小梁面积百分率减少(Tb.Ar),骨小梁数目减少(Tb.N),(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 (2)OVX组和ORX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动态参数指标均增加。OVX组和ORX组比较,骨的形成指标和骨吸收指标均有明显升高,荧光标记周长百分率(﹪L.Pm),骨形成率(BFR/BS)增加(p<0.01).代表骨吸收的参数骨小梁面积破骨细胞数(Oc.N)也增加(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 经过正畸加力装置使大鼠第一磨牙前移,统计分析证明,去卵巢组、去睾丸组大鼠受相同力时牙齿移动的速度均快于正常对照组,去卵巢组大鼠牙周组织对外力的作用比较敏感,牙齿移动速度较去睾丸组快且移动距离更明显。对四组大鼠的组织切片用比较敏感,牙齿移动速度较去睾丸组快且移动距离更明显。对四组大鼠的组织切片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观察,并通过图象分析系统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去卵巢组大鼠压力侧牙周膜更窄,破骨细胞更多,成纤维细胞紊乱、稀少;张力侧成骨较多,血管增生、扩张明显,成纤维细胞整齐、数量较多。而且,更容易出现透明变性、牙骨质吸收等。 对四组大鼠正畸牙齿移动中牙周组织超微结构观察发现,去卵巢组大鼠受正畸力作用后,较去睾丸组大鼠牙周组织所发生的各种生理、病理反应更活跃、明显。张力侧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高尔基体、内质网丰富,分泌功能旺盛。压力侧破骨细胞增多,线粒体、溶酶体增多,高尔基体发达,成纤维细胞排列紊乱,变性、萎缩。 结论:表明骨质丢失与雌激素之间有密切关系,睾丸切除后对骨质影响较小,时间较短。雌激素对雄性大鼠获得骨量峰值和维持骨量有重要作用,雄激素可能对维持骨结构有较好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在磷酸钙骨水泥/聚乳酸-羟基乙酸(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CPC/PLGA)复合物中添加全血成分对其降解成骨的影响。方法:CPC/PLGA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