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城扎染纹样在家用饰品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来源 :西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ej17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大理周城村,素有“白族扎染之乡”的美誉,周城扎染技艺一直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淳朴之美的艺术享受,在一扎一染中浸透着手工艺者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情感寄托,显示了民族文化的鲜明个性。在当今人们崇尚环保、健康和个性创意产品的诉求下,屹立于不败之地的周城扎染技艺以自然健康的特性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为了将传统工艺真正带入现代人的生活,让扎染技艺经典延续,笔者多次到周城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感受当地民俗风情,搜集与周城扎染技艺相关的文字及图片等资料,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周城扎染技艺的起源发展、周城扎染技艺发展的地理文化环境因素、工艺流程、纹样特征、传统与现代扎染在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并尝试从纹样创新的角度出发,通过设计实践环节,对周城扎染技艺的保护及传承进行探索,以设计简约且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纹样为切入点,开拓设计思路,遵循传统的扎染缝扎工艺制作纹样,并将创意纹样应用在家用饰品中,纹样制作过程中保留原汁原味的靛蓝染色工艺,在织物材质上选择传统棉纤维织物。本研究一方面体现了传统周城扎染技艺的独特工艺风格,另一方面使周城扎染技艺不仅作为精神文化载体,更作为物质经济载体而存在,使扎染制品成为家用饰品中有机组成的一部分,让更多人在生活中感受这份传统手工艺带来的细腻情感。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从周城扎染技艺发展历史着手研究,对周城地区特殊的地理文化环境进行论述,梳理周城扎染技艺得以延续的原因。第三部分:对传统周城扎染缝扎工艺进行研究,对坯布的选择与后整理等工艺流程进行资料收集并归纳分析,准确把握和传承传统扎染技艺的精髓所在,并对传统扎染纹样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传统扎染纹样的题材,纹样的构图形式,深刻了解扎染纹样的艺术特征。第四部分:对现代扎染纹样的制作工艺、染料、面料的创新方式进行研究,分析现代扎染纹样的艺术形式及应用方法。第五部分:设计实践。在纹样设计上坚持传统技艺的延续,以融合,创新纹样在家用饰品中应用进行实践探索,以陈出新。通过以上几个部分的论述,一方面完善了与传统周城扎染技艺及传统扎染纹样相关的理论体系,对更好的保护传承周城扎染技艺,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有着深刻的意义;另一方面,将研究所得理论与实际案例进行结合,为今后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相关设计思路。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对固体发动机药柱在高过载(加速度)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场进行二维非线性粘弹性分析,得出了药柱在横向和轴向作用下的变形结果。以粘弹理论为基础,采用
怎样加强各区域之间合作和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是目前我国理论界研究的一大重点。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取得了实质性发展之后,要清醒地认识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系
生活中常见大量标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对标识语进行翻译的情况越来越多。而标识特点鲜明,与日常英语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对英文标识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其特点,有
本文在对山西省商品住宅库存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山西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房地产开发过热现象,商品住宅的库存问题相比我国中部的其他五个省较为严重,并提出了化解商品住
就如何进一步搞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本文作者在广东省高州市根子镇开展了调查研究,了解该镇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基本情况和突出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该镇农村集体
随着90后一代逐步成长进入大学阶段,当代高校所呈现出来的状态也与之前发生了悄然变化,信息接收的多元化使得年轻一代的学子们思维更加活跃,想法更加大胆,生活更加追求个性,
本文主要在仪化技术中心现有的海岛纤维装置上,以阳离子可染聚酯(CDP)代替流行的PET 作为岛相,目的在于提高开纤性和染色鲜艳性,并对新型的阳离子海岛纤维生产工艺技术进行了
以常规聚合物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为对比,借助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压力传播特征分析其运移规律。结果显示:注聚初期,疏水缔合聚合物在岩心进口端吸附滞留现象严重,但随压力
随着新时代我国发展战略的确定,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成为事关方方面面改革的结构性调整,具有战略性的里程碑意义。在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调整到位后,提升绩效将成为重要议题。
本文从分析企业文化三个系统的建设入手,分析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常见误区,由此进一步探讨了企业文化落地的四大策略和多种途径,有利于为企业提供思路,促进企业文化从软实力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