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以富营养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富营养水体中营养物质在内循环系统中的演变过程。(1)研究“水体子系统+水培植物子系统”预实验对富营养水体的治理效果。以河沙、水稻和吊兰为材料,研究系统短期内对3种不同营养程度的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1)各系统对水体TN、TP、CODMn浓度总去除率为81.51%90.24%、70.50%92.41%、36.11%56.86%。(2)不同营养程度的系统对水体中TN、TP与CODMn的去除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重度>中度>轻度。相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中,水稻系统中TN、TP与CODMn的去除率大于吊兰系统。(3)实验后,系统H-O与H-C中水体降到了轻度富营养状态,其余系统降到了中营养状态。(2)研究(四季)自然复合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效果。以3种土壤(水稻土、潮土、淤泥土)、植物为材料,研究不同季节(冬春季节、夏秋季节)下3级模拟自然复合系统对富营养水体的治理效果。1)自然状态冬春季节下,农田为旱地,无循环水流动,以富营养水体为灌溉水,研究系统中植物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1)各系统各级中综合浇水量由大到小为系统1:C1=C2>C3;系统2:C1>C3>C2;系统3与系统4:C3>C1=C2。(2)从植物株高和叶片数变化情况可知各系统植物生长情况为:系统3>系统4>系统2>系统1。2)自然状态夏秋季节下,农田为湿地,以富营养水体为循环水,研究系统中植物的生长情况及对系统对富营养水体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1)系统中各级水体TN、TP、CODMn浓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实验结束时各系统对TN、TP、CODMn的去除率为:系统1(74.08%、78.89%、61.57%)、系统2(61.72%、66.09%、51.79%)、系统3(51.09%、49.19%、39.71%)、系统4(62.58%、76.33%、50.06%)。(2)植物生长情况由高到低依次为:系统3>系统2≈系统4>系统1。各系统中C1级水稻生物量大于C2级,但C2级的结穗量大于C1级。(3)实验结束时,各系统水体营养程度均降低,其中系统1由重度富营养降到了轻度富营养状态,系统4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系统2与系统3接近中度富营养状态。综上所述,模拟自然复合系统能够去除水体中的N、P等营养物质,从而实现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