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虚假诉讼司法应对的困境与破解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me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事虚假诉讼问题由来已久,在实践中大量存在,该行为不仅侵害公民的利益,对国家司法资源造成浪费,而且会对司法权威造成损害,因此要对民事虚假诉讼行为予以打击。尽管立法者通过制度的完善对消除该行为的用意已非常明显,但近年来虚假诉讼案件数量仍然呈现持续增加的态势,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司法机关在应对民事虚假诉讼时遇到的困境以及如何对该困境予以破解。本文试图从虚假诉讼的概念、特点、司法困境的表现、困境形成原因及困境的解决等方面入手,结合法院民事审判工作实际,在国家治理体系转变的大环境下,通过充分发挥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来审慎识别虚假诉讼,畅通虚假诉讼受害人救济途径,完善检察机关的监督等方式,尽量减少乃至杜绝民事虚假诉讼。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界定民事虚假诉讼概念、探究该行为包含的要素及独有特征,并介绍我国现有立法对该现象的规制情况,形成对民事虚假诉讼的整体看法。虚假诉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采用狭义概念,以双方当事人的恶意串通为民事虚假诉讼行为的构成要件。
  第二,分别从法院主动识别的困境、受害人救济途径的缺陷和检察机关监督的难点这三方面论述民事虚假诉讼的司法应对困境。在民事诉讼进程中由法官主动识别出虚假诉讼进而予以制裁是应对虚假诉讼的最理想状态,但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在一审程序中就识别出来的案件很少,与立法的期待不相匹配。立法虽然为民事虚假诉讼受害人设立了第三人撤销之诉等救济途径,在实践中却仍然存在事前救济不完善事后救济保障性弱等问题。检察机关在监督民事虚假诉讼中拥有天然的优势,却仍存在案件线索来源有限、调查取证难等问题。
  第三,分析民事虚假诉讼司法困境形成的原因,主要从法院消极中立地位与主动识别虚假诉讼要求之间的冲突、调解制度的异化、第三人救济制度的缺陷以及检察监督对虚假诉讼应对不足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对民事虚假诉讼司法困境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寻找困境解决的突破口。
  第四,提出民事虚假诉讼司法应对困境的破解之道,首先从解决法院消极中立地位与主动识别虚假诉讼要求之间的内在紧张关系出发,在民事诉讼程序中设立专门的虚假诉讼审查法官,简化民事虚假诉讼的认定和证明标准,建立专门的调查程序审慎识别虚假诉讼。其次从防止调解当事人滥用权利和弱化法院对调解率追求的方面来进一步完善规范调解制度。第三,完善虚假诉讼受害人的救济,参考国外经验在制度上设计诉讼告知制度、民事虚假诉讼诈害防止参加制度和受害人损害赔偿制度,对目前设立的第三人撤销之诉在制度上进一步完善。最后在检察监督方面,多方联动发现虚假诉讼线索,加强检察机关的调查核实权,增加调查手段,充分发挥检察监督的作用,司法机关形成合力共同防范虚假诉讼。
其他文献
葡萄糖氧化酶(GOD)是一种需氧脱氢酶,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它可以利用分子氧作为电子受体专一性的将β-D-葡萄糖转化为葡萄糖酸,过程中产生过氧化氢。由于具有消耗原子氧或分子氧从而保护易氧化成分的特性,其在食品,制药,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在生物技术、葡萄糖传感器等新兴领域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工业生产中多通过微生物发酵来生产葡萄糖氧化酶,其中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构建基因工程菌来生
由于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所以对于生活的质量追求不断升高。这使得餐厨垃圾的产生量增加,它们的产生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会带来一系列的污染问题。就目前研究而言,对餐厨垃圾进行厌氧消化可以较为有效的解决餐厨垃圾处理难题。但是由于餐厨垃圾本身高油、高盐的特征,使得现阶段对餐厨垃圾进行厌氧消化时存在着高盐、高油胁迫等问题。  为了解决高油、高盐对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抑制,本课题尝试利用塔宾曲霉菌丝体作为外源性
地膜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保温保湿、灭草防虫等多项功能,可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但现阶段我国仍然以不可降解的石油基地膜为主,大规模使用会造成土壤污染。另一方面,发酵工业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这些废渣富含有机质,若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二次污染,而且浪费资源。本文以柠檬酸发酵废渣为原料,能有效解决不可降解地膜造成的土壤污染问题和发酵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通过酸预处理工艺对柠檬酸渣进行氧化改性,添加适量成
面条和面食类产品因其营养丰富、口感好、外观质量优良的特点备受青睐。面条和面食类产品是以小麦或米粉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以淀粉为主要营养成分的主食产品。近年来,为提高面条的功能性和口感,面条中原料的多元化已成为发展趋势。马铃薯作为世界上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蔬菜作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在中国“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推动下,将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和复配米等主食产品,以实
学位
当今,政府、非政府组织采取多种措施,激励制造商在开展国际合作的过程中投资企业社会责任;同时,消费者的关注,也促使制造商推动供应链企业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合作。但是,一方面,在拓展下游合作市场的过程中,国际经验欠缺、风险防控能力不足等因素,阻碍着大部分中国制造商在供应链中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投资合作。另一方面,在开展上游合作的过程中,众多知名制造商的经验教训指出,部分供应商时常不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直接损害了
学位
城乡经济协同发展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36.2%快速增长到2019年的60.6%,城镇化的推进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释放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和社会经济发展资源长期不可逆的流向城市,支撑了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凋敝。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缺
学位
当下,传统的成本优势已难以为企业的健康成长提供有效的支撑,在活跃的竞争性市场中,军工上市企业增强其核心竞争优势、实现产品或服务差异化的根源就在于增强研发与创新能力。然而,创新成果可能由于技术溢出而向模仿者转移,使企业收益低于社会收益,导致研发惰性并进一步遏制企业的创新与成长。为缓和技术溢出的负面影响,政府补助逐渐成为各国政府激励企业研发活动的首选工具。但是,我国的军品竞争具有浓厚的“国有”气息,缺
学位
计算机技术的变革促使高频量化交易从萌芽到兴起,目前势头更是迅猛。一方面,高频交易加速了信息之间的传递,势必会对资产价格造成影响,从而促进市场微观结构的深入探讨。另一方面,金融异象的不断涌现,也在挑战着传统金融理论,行为金融学应运而生,投资者情绪对市场的影响便更加不言而喻。因此,本文考虑从市场微观结构和行为金融学入手,以知情交易概率和投资者情绪为研究视角,构建分析框架,从而试图以不同维度探讨沪深30
近年来,我国境内暴力袭警事件频发,袭警手段多样,这不仅是对国家公权利的挑衅,更是对警察基本权利和社会公共秩序的侵害,严重冲击了我国社会秩序和法律权威。自2003年王午鼎等全国人大代表提交在《刑法》中增设“袭警罪”的议案,袭警立法已引起学界各方面的关注.但就是否单设袭警罪问题,至今学界两种观点仍对峙状态,且立法机关也没有明确给出回应。《刑法修正案(九)》新增袭警行为为妨害公务罪第5款并规定从重处罚,
学位
配偶身份的建立是个人对于婚姻生活自由追求的结果,婚姻中的个人首先是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而后才是另一方的配偶。任何一方的隐私权在婚姻中仍然得以独立存在,惟出于个人意愿及一夫一妻婚姻制度的要求,配偶间才得以就个人的隐私权作出相对放弃的处分。在此意义上讲,配偶间隐私权的放弃是与婚姻关系伴生的特殊,而个人隐私权的专属存在、自我保留才是常态。  在肯认配偶间隐私权独立存在的前提下,任何人包括配偶在内,不当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