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ABAR合作组通过初态辐射e+e→γISRφπ+π-发现JPC=1--的φ(2170),并且得到BES和Belle等合作组的确认。理论工作者对φ(2170)的本质做了相当讨论,例如认为φ(2170)是s(s)g混合态、33S1s(s)奇异偶素、23D1s(s)奇异偶素、Λ(Λ)阈值结构等。各种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判断需要实验工作组提供更多的实验结果。由于ω*的贡献被OZI机制压低,e+e-→φη过程是研究奇异偶素的重要过程。理论计算Γ(23D1s(s)→φη)=0、Γ(s(s)g→φη)=1.2和Γ(33S1 s(s)→φη)=21,φη末态的研究会区分φ(2170)的各种理论预言。 根据BESⅢ合作组在2015年采集的R值数据,其质心能量能区为√s=2.000GeV-3.080GeV。我们测量了σ(e+e-→φη)随√s的变化曲线,其中φ→κ+κ-和η→γγ。我们首先进行了信号事例选择条件的优化、利用蒙卡拓扑方法和side-band方法研究了本底事例的贡献、选择了合适的信号事例拟合函数、最后研究了各种系统误差来源的贡献。和BABAR初态辐射方法的结果相比我们的实验精度有明显的改善。除了少数能量点,多数能量点和BABAR结果符合。在σ(e+e-→φη)的lineshape上并未观测到明显的φ(2170)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