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协作MAC协议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oucao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通信领域的不断拓展,衍生出一种新的网络结构,即车载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 Hoc Network,VANET)。作为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一部分,不仅具备提供导航、娱乐以及互联网接入服务等能力,还能提供辅助驾驶、事故预警等所必需的实时信息,有效的保证了出行的安全性、舒适性及娱乐性。   本文以协作MAC协议在车载自组织网络中的应用为出发点,着重研究了车载环境下车辆移动性与不同业务类型的数据传输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为了满足VANETs的高移动性需求,并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性预测的协作MAC协议(NMC-MAC)。该协议研究了移动场景下中继节点的选择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移动场景下的分布式中继选择机制;为了更好地对移动场景进行分析,将车辆的运动情况抽象成几种简单的移动场景,并为其设计出相应的协作机制,以实现不同移动场景下数据的可靠传输。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DCF、COOPMAC以及CD-MAC相比,该协议更能适应移动性的需求,并具备更低的误码率以及中断概率,但在吞吐量性能方面有所降低。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吞吐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中继与网络编码的协作MAC协议(TRNC-MAC)。该协议沿用之前的中继选择机制,并通过该中继节点对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再通过双向中继的方式完成发送,节省了传输时隙。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单向中继和直传方式,TRNC-MAC能获得更高的系统吞吐量。   协作MAC协议能大大提高数据的传输质量,但在协作的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中继节点自身效率的低下。本文针对无线自组织网络中协作造成的中继效率低以及不同QoS需求难以满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网络编码和空时编码的协作MAC协议(NSTCMAC)。该协议重新调整了物理层传输方案,并设计了一种区分业务类型的中继选择机制;为了更好地对不同业务类型数据接入信道的性能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分业务类型的协作马尔科夫链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协作MAC协议,NSTCMAC不仅能更好地保证不同业务类型的QoS需求,还能有效地解决协作造成的中继效率低的问题。  
其他文献
随着Internet应用技术的发展、普及以及新业务不断涌现,例如VolP、网络直播、视频会议等多媒体服务,Internet提供的“尽力而为”的数据传输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这些多
论文在研究IEEE802.15-TG6小组拟定的WBAN技术规范草案的基础上,重点对物理层传输技术当中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算法分析和设计。   论文首先详细介绍了WBAN技术的物理层规范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多模智能手机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众多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中,Android凭借其美观的界面,开放的源码,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的迅速性受到消费
本论文重点研究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中的标签防碰撞算法,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码分思想的防碰撞算法,即采用分时-多码技术的分组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并对新算法进行仿真实验。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航天通信,雷达,导航,电子对抗,精密测试仪表等行业的发展,对频率源输出信号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主要是因为频率源的核心指标决定了整机系统的某些重要指标,所以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网格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数量的急剧增长和处理能力的不断提高,终端软硬件作为任务调度的资源成为可能,如何共享移动资源来提高任务调度技术的任务执行成功率
超声波测距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对烟雾、有毒有害气体、黑暗、潮湿等恶劣工作环境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又由于其性能高、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等诸多特点,超声测距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车辆安全行驶辅助系统、工业场合液位和料位检测系统、机器人定位系统、水声工程等诸多领域。因此,深入研究超声波测距的理论和算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伴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超声波测距的精度、量程和抗干扰性能提出了更为
在分析总结光电路交换以及光分组交换优缺点的基础上,光突发交换技术取得重大的研究进展,成为了现有信息处理技术条件下最有前景的一种光网络交换技术。为了更好地承载多类型的
为了追求更高速率的数据业务和更低网络时延的服务质量,近年来世界各大设备制造商和网络运营商越来越倾向于LTE技术。为了保证LTE技术及其后续先进技术的长久生命力,3GPP组织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