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分类处置模式构建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fly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群体性事件呈现多发态势,一度成为社会热点和焦点,引起广泛关注。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社会影响重大,一旦处置不当会给政府公共管理造成严重危机。目前,我国对群体性事件处置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还比较滞后。虽然部分地区已制定了群体性事件专项处置预案,但在处置实践中,面对复杂的不同类型的群体性事件,可供政府选择的处置模式非常单一。各级政府在处置过程中往往陷入困境、走进误区,因处置不及时和处置不当加剧了危机的蔓延和扩散。因此,加强对群体性事件处置模式的研究,建立健全不同的群体性事件处置模式,成为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现实需要。   本文根据群体性事件的特点,从有利于政府处置的角度对群体性事件进行分类,并从各种类型的群体性事件中抽象出共性的要素和共同的发生发展规律。通过对各种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静态分析和对事件演变过程的动态分析,归纳出不同类型群体性事件处置的关键环节和关键因素。通过对实际案例处置过程的分析和对现行预案执行效果的分析,归纳出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从程序上构建一种分类处置模式,作为现行处置模式的补充,为政府处置群体性事件提供更多的选择。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从二十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校对教育经费的需求与政府投入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我国高校普遍走向了负债发展之路。负债融资这把“双刃剑”在缓解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以电子信息技术发明和应用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了全球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转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成熟及广泛应用
期刊
期刊
1954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F.Drucker)在其经典著作《管理实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中率先提出应当“通过目标和自我控制来进行管理”,目标管理理念应运
提高绩效是管理的永恒主题,政府管理亦然。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努力建设一个“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管理体系,我国地方政府有必要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