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IC)的构建已成为当今图书馆研究的热点,研究学者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理论模型及实体经验对IC的构建和管理进行了探索,且一些高校也在根据本校环境构建自己的IC。但国内信息共享空间提供的服务局限于信息服务,随着信息内容即数量的增加,更多的用户需要的是知识而不仅仅是信息。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作为知识宝库的高校图书馆,面对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信息化环境的基本形成及激烈的竞争,急需要对服务提出知识性要求来迎接挑战,重视知识的创新与利用,向以知识服务为中心的模式转变。
本文首先用归纳法对国内外信息共享空间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旨在引出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其次主要对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特征、目前的构建模式和服务进程进行了总结,以及对知识和知识服务的相关概念和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用对比法分析了知识服务和信息服务的异同点,由此得出知识服务型共享空间的特点和功能;然后在此基础上以SECI模型构建了KSIC的理论模型,并以访谈问卷的方式调查、统计了用户在图书馆获得服务、实现知识获取和转换的行为过程,再此基础上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结合理论模型图规划了KSIC的实体模型,完成了四个知识空间的知识转化三维图,实现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换,知识的创新和共享,推动了研究和学习;最后对KSIC的运行管理上,本文研究了协同学理论在KSIC中的应用,并建立了KSIC协同管理模型,对协同要素、协同过程和模式进行描述,并建立了知识服务协同评价体系,确立了保障机制,使KSIC能健康、顺利的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