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官方网站最新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3月,全球已有162国家(地区)设立了541所孔子学院和1170个孔子课堂。作为非营利性的教育机构,孔子学院在全球的迅速发展受到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的同时也饱受各方争议,由于其与中国政府的特殊关系,许多西方媒体、学者等对孔子学院也提出过不少质疑与批评,有的甚至极力反对。孔子学院在新西兰大众眼里究竟是怎样的形象?当地主流媒体对孔子学院是如何进行报道的?这些报道又会如何影响孔子学院的发展?本文以这些问题为导向,在已有“孔子学院”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新西兰主流媒体15年来对孔子学院的新闻报道作为分析文本,具体分析孔子学院在新西兰的媒介形象及其在新西兰发展的舆论环境的变化特点,以期对孔子学院在新西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意义。本文基于样本覆盖面、易得性和样本量等的考虑,以2005年到2019年为时间线,选取新西兰《新西兰先驱报》(New Zealand Herald);《新闻报》(The Press);《自治领邮报》(The Dominion Post)和《奥塔哥每日时报》(Otago Daily Times)这四主流媒体得到67篇有效样本。从舆论报道数量、报道篇幅、报道类型、报道主题及报道态度倾向等方面对孔子学院在新西兰的舆论情况进行量化和质化的分析。探究孔子学院在新西兰的媒介形象。通过对新西兰主流媒体孔子学院报道的量化和话语分析发现,新西兰主流媒体对孔子学院的关注逐年增加,报道以中立和正面为主。新西兰孔子学院形媒介形象具体如下:互动与交流的民间传播使者;官方与精英的权威政治形象;独具特色的中国符号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