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特发性全面性癫痫最为普遍的一类,全面强直阵挛发作(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s,GTCS)患者发作症状表现为全身性的肌肉强直、不可控的肌肉阵挛以及意识丧失,并伴随2.5~5.0Hz的棘慢复合脑电波。这种无规律、无法预测的发作对患者的生产生活有很大的危害。同时患者的死亡率也较正常人偏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虽然这种疾病的神经生理机制目前也不是很明确,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用各种方法,从各个角度,开始逐渐地揭开其神秘的面纱。方法包括脑电图、脑磁图、弥散张量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磁共振波谱成像,角度有从灰白质、特定区域分析等。最近有研究发现小脑在癫痫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多角度地考察强直阵挛发作癫痫患者的脑功能特别是小脑功能,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次研究我们选取了18位GTCS患者和20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利用他们的静息态和任务态fMRI成像进行研究。首先,我们研究了患者在动手任务态激活下的脑区差异。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患者小脑脚2在任务态下是处于正激活增强,可能是对运动功能损害的代偿作用;中央后回为负激活,可能是患者的长时间不受控的癫痫发作影响了他们的初级感知觉而致使他们感觉能力欠佳。接着,我们从网络水平出发,目的是研究网络连通性。我们利用独立成分分析分出静息态联合任务态下的网络成分,挑选出了14个网络成分,然后从功能连通性和大尺度的功能网络连通性两个点进行分析。发现小脑网络等运动感知觉网络在静息态和任务态下网络内功能连接都出现了异常,且小脑网络在任务态的网络间功能连接也出现异常,提示患者小脑可能出现运动信息处理效率下降及小脑抑制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发现患者的认知网络有异常,可能与患者意识丧失有一定关系。任务态下的网络内功能连接普遍的下降可能与患者的任务行为能力受损也有一定关系。最后,我们从体素水平去研究了患者与正常人的网络成分映射到小脑亚区的功能分区和两组的差异。我们利用模板提出小脑区域,计算小脑每个体素与全脑的功能连接,通过独立成分分析并挑选出了12个网络成分,用回归模型进行回归,最后重建回小脑。通过比较患者和正常人,我们发现患者在额顶网络和基底节网络映射到小脑亚区的值为负,表明患者在此区域映射有缺失或映射减弱。这有可能是患者意识丧失或异常放电或长期阵挛所致。我们本次的工作是从静息态和任务态两个状态,从任务激活、网络水平和体素水平三个角度对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患者小脑无论在任务激活中还是网络水平上或者体素水平对应的功能分区上都有差异。我们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可以为多角度了解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的生理病理学机制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