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太极拳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和广泛群众基础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时代的进步,竞技太极拳以它独特的形式在运动场上呈现出应有的视觉魅力,其中难度动作成了实现评分标准化和量化的重要依据。现代科技手段的介入可更精确的掌握太极拳难度动作的相关指标,通过对指标的分析来探究影响难度动作的相关因素和完成情况,以此作为完善和构建运动员动作质量评判的重要理论依据,从而为科学化训练提供模式化参考,尤其对基层运动员训练更具有指导性意义。太极拳腾空摆莲360度接提膝独立属于编码为323B+3的B级难度动作,完成难度较大,通过探索该难度在整个过程的时间特征,身体重心高度及各关节速度、角度等特征规律,还有下肢影响该动作的主要肌肉的活动情况,积分肌电值,肌肉用力顺序来掌握技术要领,从而促进运动员快速掌握技术动作,防止不必要的运动损伤。方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四名优秀运动员所做的腾空摆莲360°接提膝独立动作进行研究,将太极拳腾空摆莲360°接提膝独立动作划分为三个阶段、七个阶段特征位。结果:1.起跳阶段自然站立时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下蹲最大缓冲时刻右髋关节角度为24°,左右膝关节在35°。2.起跳时刻的合速度基本是z轴上的速度,x,y轴上的速度基本为零。3.高水平运动员的腾空高度在0.53m,腾空时间在0.62s左右。4.下肢肌肉活动与主动用力程度大小顺序依次是右胫骨前肌、左胫骨前肌、左股内肌、左腓肠肌、右股直肌、右腓肠肌、右股内肌、左股直肌。结论:1.起跳阶段自然站立时两脚分开,与肩同宽,预蹲时身体微左转。2.起跳离地时刻双脚蹬伸均匀,接近垂直起跳。3.腾空击响时,左手不该出现停滞现象,击响后右脚垂直下压来减小水平速度,从而增加落地的稳定性。4.下肢的用力顺序过程中右胫骨前肌用力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