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从一种单纯的信息技术局限中解放出来,成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引擎。大数据时代下的“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互联网+”的触角抵达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打破以往领域之间相对单一封闭的状态,为社会生活注入新的发展因子;另一方面互联网世界交织碰撞的思想文化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进行猛烈的冲击。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生产和传播工作的中心和前沿,在“互联网+”时代,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抢占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新阵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革、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上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文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涵及主要特征进行阐述,并依据马克思人本思想、习近平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讲话精神、新建构主义理论等来夯实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文献阅读了解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其不足,在此前提下分析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互联网+”的影响其发展状况如何,制定关于“网络思政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情况”的调查问卷,并从学科建设、学校、教育者三个角度分别提出推进高校思政课对信息化媒体运用的建议。并通过整体分析“互联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机遇和挑战,从教育环境的优化、话语权的构建、碎片化的应对、泛娱乐化的改善、学生学习情况的提升等五个方面提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其他文献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高等学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经济学类专业课程推行课程思政十分必要,这是由其自身特点和学生未来工作岗位要求决定的。作为重要的经济学类专业课程,人口经济学在推行课程思政过程中存在教师认识不足、思政教学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高校应通过提高教师思政教学水平、重新修订教学大纲、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等方法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我国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要求降低汽车燃油消耗量、提升发动机效率;并且2019年7月开始实施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也对汽车污染物的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油耗和排放法规,各车企把小型化、轻量化的涡轮增压三缸汽油机作为重点研发产品。三缸汽油机与四缸相比,有着燃油效率高、结构紧凑及重量轻等优点,但由于三缸发动机自身曲
学位
期刊
为实现对煤矿作业人员的位置监测,介绍一种UWB定位技术,通过对比其他几种定位技术原理,并结合UWB定位技术的实际应用,证明UWB技术最适用于煤矿精确定位。UWB精确定位技术的应用将更好地实现煤矿井下人员的精确位置监测,并为紧急救援提供关键信息,有效地节省抢救时间,减少人员损失,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新旗帜、新纲领。乡村振兴,主战场在农村,广大农民是主体。广大农村青年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他们思想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关系到乡村振兴目标和任务的实现。因此,在新时代我们需要加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引导和教育,充分发挥广大
学位
话语权是表现社会意识形态的工具,控制着整个社会舆论风向,而话语权争夺就是意识形态争斗的具体表现。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信息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意识形态领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当下,我国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然而在西方话语思潮大举涌入和泛滥下,我们的思想教育话语在一定程度也受到了冲击。宣传社会主流意识是高校思想
学位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是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我们都能感受到这种情怀的精神力量。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走好每一步,需要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共同的付出和努力,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新时代的家国情怀。习近平同志以其浓厚的家国情怀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其家国情怀包括了以家庭为基点,
学位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共享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业态。共享经济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传统市场经济的转型,而且也给我国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与挑战。就社会公德领域而言,在共享经济视域下,我国的社会公德建设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亟待改进的问题。因此,在共享经济视域下,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势在必行。本文由如下五个部分构成:第一章,引言。本部分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缘由及研究价值,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