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血小板活化是脓毒症DIC的主要发病机制,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是常用的血小板活化的标志物。本研究探讨血小板分布宽度在早期评估脓毒症DIC患者预后方面是否存在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01.1至2016.12.3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DI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脓毒症DIC患者的预后,将其分为死亡组及生存组,比较两组患者在诊断DIC时血小板计数、PDW及PDW/PLT是否存在差异,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LT、PDW及PDW/PLT在评估脓毒症DIC患者预后方面的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9例脓毒症DIC患者,其中男30例,女29例,平均年龄61.84±16.83岁(22~88岁),其中生存组患者33例,平均年龄56.67±19.01岁(22~83岁),死亡组患者26例,平均年龄68.42±10.70岁(52~87岁)。生存组患者APACHE II评分为14.51±4.87,SOFA评分为6.55±2.56,均显著低于死亡组患者18.94±7.78和8.81±3.54(p<0.05)。生存组患者在诊断DIC时的PLT、PDW和PDW/PLT分别为177.33±96.14、12.76±2.47和0.10±0.09,而死亡组患者PLT、PDW和PDW/PLT分别为125.81±87.43、14.50±3.12和0.32±0.53,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38、0.02和0.046)。对26例死亡脓毒症DIC患者进行ROC曲线分析发现,PLT、PDW、PDW/PLT、APACHE II评分和SOFA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321、0.699、0.755、0.713和0.693,提示PDW/PLT预测脓毒症DIC患者病死率的能力优于其他指标。当PDW/PLT超过0.12时,其预测脓毒症DIC患者病死率的敏感性为0.654,特异性为0.788,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结论:脓毒症DIC患者存在PLT降低、PDW和PDW/PLT比值增加,在死亡患者中表现更为显著。PDW及PDW/PLT在预测脓毒症DIC患者预后方面存在一定的价值,其中PDW/PLT的预测能力最优,对于评估脓毒症DIC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